岁月就像镰刀,一茬一茬的收割着人们的青春的,一茬老去,一茬新生。个体的生命穷尽有时,宇宙的生命永不止息。当我们因琐碎忧愁而看到虚无,就把眼前的虚无放到宇宙的虚无中去,用宏观消融琐碎。当命运走到逼仄的窄巷,便行动起来,走进自然界,看风尘漫漫的戈壁,碧草如波的野原,或者观察一只蚂蚁用身躯扛起百倍倍于己的事物,野苗在石缝中艰难求生。个体的忧愁又算什么,栏杆拍遍又何妨,十年之后,不过碟中下酒菜。人生自当是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宇宙的虚无有时又会吞没个体的存在感。有人承认了宇宙之虚无,便认为一切皆无意义,国仇家恨、侠骨柔肠皆可忘却,心中无对错之分,杀人是对,救人也是对 ,全在于个体选择。并辩解道,此为僧道,忘却凡尘俗世 ,心怀宽容,齐大小,齐贵贱 ,甚至齐对错。却不知这是一种虚伪的宽容,海纳百川,但江河有道,江河失道,便会殃祸生灵。人类也有道,人不循道,社会便混乱无序,最终走向灭亡。
那么如何克服宇宙的过于广阔带来的无意义感?我想人首先要承认自身的有限,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感官可能是幻觉,我们可能是缸中之脑,可能是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中人。我们永远无法看清整个宇宙,也没有必要看清整个宇宙,我们的目的在于看清自己,并用有限的智力和精力尽力认识周遭可见的世界。我们要承认这世间并无终极真理,但又永不停歇的追求真理。人类若有一天找到终极真理,那才是真正无意义,因为意义正在于追寻真理的过程。因此不要因人生过于不确定、宇宙过于宏大而陷入无意义的陷阱,宇宙和人生最绚烂之处在于它们的广阔和神秘。感到无意义时别慌着寻找意义,先让这种感觉存在,然去热爱一切琐碎。清理房间,剪一次头发,洗一个澡,和恋人拌嘴,和朋友聚餐。当然,这也无法让你寻回意义,但这能让你充实的度过人生,当你在衰老时回望时,也许一点也不知道当时竟是如此迷茫,你会吟起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平凡的人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