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原则》明白了在做决定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也就是说有观点分歧出现时,不能由高层领导作出决定,也不是投票来遵从大多数人的决定,而是要去给那些对于这方面拥有更强决策者赋予更大的权重,通过可信度加权,最终由观点可信度的高低来作出决策。
这种方法避免了因老板独断专行或一时懵逼看不清形势,也不简单是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随大流,因为大多数人都其实在某方面是不专业的会造成的概率偏差。用这种方法更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虽然上面讲的是企业如何做出一个更明智的决策,但是这种方法却是可以延展到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的,比如我们在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时,就要去问这方面最权威的人士,而不是去问你最熟悉的朋友;最权威的人士是专家,他在你遇到问题的方面可信度是远高于你的朋友的,你朋友的回答甚至说你周边很多人给你的答案也许是成百上千,也非常乐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往往都不是什么好点子,甚至还有很多是对你有害的; 那么反过来说,当你身边的朋友下次再问你一个其实你自己也不确定可以成功完成的事情时,千万不要再那么积极的指导别人该如何完成了;
当你对某件事情的见解和很多人不一致时,这时要主动的寻找那些可信度高的人的见解,然后去尽量的推理他们的思考过程,因为人往往就是这样,当自己有一个新的想法时,就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棒的,别人的想法都是不如我的,即便是自己明知道自己的想法与可信度高的人的想法差异很大,还是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种愚蠢的傲慢,一定要养成开放的心态,去愿意接受可信度高的人的想法,这才是提升自己正确性,避免走弯路的最佳方法。
我们的生活质量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所做的种种决策的质量,而提升我们正确决策概率的最佳途径就是与那些在那个方面可信度更高,更博学的人多多沟通互动,接纳他们的观点,从而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可信度低,就需要向学生一样虚心求教,以提问为主,以便自己有机会去学习经验丰富人的逻辑,千万要避免在尚未听到对方表达的意见时就企图证明对方是错误的,只有学习消化后,才能梳理出你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