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记忆里刻板教条的教室,都会成为遥不可及。他或她, 是我们青春所有的见证, 他们叫做同窗
我正在去阜阳的路上。
不得不说,坐车太久,太伤神。
我正在回宿迁的路上。
不得不说,坐车太久,不仅伤神,还伤心。
旅途劳累,说来也不算大事,同窗结婚,喜结良缘,为他开心。嗯,想想此行目的,也就宽心。同学见面,分外亲切,没有陌生的成熟感觉,还是熟悉的青春气息。
同学二字,足以解释所有人青春过往的点点滴滴。
回来的路上写的,车途颠簸,胃酸感觉下一秒就突破喉咙,所以丢下手机、锁屏。只能看看窗外无限后退的风景,看着越来越刺眼的日光透过车窗,毫不吝啬的影射进来,洒在我的身上,毫不惬意。
所以中断写字,停止思绪,回去后在写吧………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两年时间,不算短了。
但是当我看到他们一个个屌丝的模样,心中一阵无奈又些许安慰:怎么还是一脸小孩儿的样子,虽然我也是。
其实,这就是我们最原本的模样,没有立刻被岁月侵蚀改变,我们应该觉得幸运,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本真。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在读书时期都有那种很飘渺的又自我催眠的想法: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未来还有大学…无论在哪个读书阶段,总觉得,读书时间是无穷无尽的,未来的负荷和阻碍脑海里从没有任何定义和惶恐。
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现在是,就固执并且理所当然的认为,下个学期是,明年是,未来、永远都是……
那个时候,我就是。
2010年,初三。
因为不服管理,因为几句拌嘴。班级有一个女生跟我结下梁子,可以这么理解,那个时候我以为。同时也是我的舍友,每天进出宿舍,互不理睬,心里很是郁闷,却不知道如何主动去和解,我不是一个特别熟悉和擅长去破冰的人,同样,那时候我是。
张开双手,透过指缝,能看得见灼目的阳光,却看不见流淌于指缝间的、时光。
转眼临近中考。某天中午,我值日,打扫班级卫生。恰巧,我的任务是打扫那位女生的所在的两排位置,经过她的座位时候,见她一直趴在座位上,低头掩面,双臂环抱,似乎在哭。我很尴尬,不知道怎么让她挪动位置,在她旁边站了许久,可能她有所察觉,抬头,我面无表情,向她示意手中的扫帚,她不知怎的,突然拉住我的胳膊,我愕然,随后听到她轻轻说了一句:对不起。
我明白过来,是因为前段时间的事情。我笑笑,表示没事。她哭的越凶了,坐下来跟她聊了几句,才明白,即将分离的悲伤情绪让她伤感起来。那一刻,我被她感染,情绪真的是会传染,毕竟,我们呼吸着一间教室的空气,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拍拍她的肩膀,机械性的冠冕堂皇了几句,带着陷入的情绪,离开她的座位。
同窗的意义,在我们与之朝夕相处时,像空气一样,没有人会在意,被忽略的,像不存在。有一天,面临分离咫尺还是天涯,心中或许泛起阵阵酸意,轻松的人,会耸耸肩,淡然的说一句:来日方长,常联系。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样的人,我只知道,无数次见怪不怪的聚离,我让自己渐渐学会:相聚不需要理由,分开不需要挽留。
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前,我还没从最后一站的校园中毕业。所以,在毕业最后一天,吃完最后一顿很有伤感意义的散伙饭,从同学家回去的路上,地铁人很多,我却控制不住的哭了起来,我坐在座椅上,看着对面黑色的玻璃窗上,无比狼狈和难堪的自己,因为近视我无法看清自己脸上是什么样的愁容,我只知道,那一刻,只有眼泪,能够疏散心中无言的痛楚和悲恸,此外,别无他法。
我知道,这样的我只是无数人中之一,面对毕业,这样的举动对于别人来说太过习以为常,然而却是我很多年以后都不会忘记的神经触觉。
有些痛,一生只要一次,足矣!
2016年6月16日,毕业。
2018年4月22日,已经快两年了。
曾经,我们也心无杂念,对未来的概念模糊不清,曾不从将未来与读书挂钩,这是那个时候的骄傲,可能骨子里并不相信:读书会让自己有一个好前程。尽管表面的敷衍,成为那时候理所应当的坚持和信念。
不得不说那种单纯是一种幸福,只明白自己现阶段的任务,无知者无畏,觉得阻碍自己从来都只有高考这一座独木桥,而已。
此后,便是山高海阔,任我遨游,可以放肆的一醉方休、痛哭流涕。
有时候允许自己短暂的堕落片刻,去羡慕他们,真挚坦率,热血少年,潇洒而张狂的惬意自然。
我曾以为永远不会停止的读书时代,却终于结束了,有时候竟有些反不过神来:我真的毕业了吗?
最扎心的事实是:我已经毕业了,并且摸爬滚打,面临这个曾经陌生的世界、不管你有没有能力。
离你远去的不仅仅是一间间相同的教室,那个代表你疯狂青春的年代,那个承载你最初夸下海口承载梦想的城市,那些流连忘返的风景……
还有,给你经历的人。
每一次毕业前的洒泪惜别,让我们各奔前程,天各一方。
但一个朴素而真诚的称呼--同学,却让我们经常牵挂着熟悉的人物、念叨着他们的变迁、怀念着既往的记忆、祝福着不同的人生。
你的世界,但愿都好,下次见面,不管贫穷富贵,都能喜笑颜开,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