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还剩下最后一门课,时间过的很快,上周还在和同学讨论读MBA到底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结论没出来,两年的课程学习却只剩两个周末就要结束了。
不过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去读MBA,除了一纸文凭以外,其综合价值是否满足预期,确实是在这几年上课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读MBA
回顾当初做出选择的初心。
文凭、知识、圈子。
文凭就不多说了,大部分时候没有用,但依旧是评判能力的维度之一,重点说说后两个。
知识
工作了这么多年,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也形成了一套方法论,可是问题在于:
过于局限,知识范围受限于工作和所处行业。
不成体系,有一定的存量知识,但分散各处,导致存量的利用效率和增量的吸收效率都偏低。
好像一堵墙,面积小,还有窟窿。
圈子
读MBA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通过学习中的持续交流和思想碰撞,无疑是一种高质量的圈子扩展和融合的通道,圈子大了,眼界也就打开了。
现在来看,在知识获取层面,有点失望。
主要原因是,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在有些课程中体现的特别明显。
创业、创新、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要讲好这类课程,没有实战经历,讲出来的知识就没有生命力,跟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资历无关。
傅盛说过,
不行动的认知,就是伪认知。炫耀自己知道,有什么用?一个浪潮打过来,认知就没了,如同没有。真正的认知,必须知行结合。
先定一个目标
回到开始的问题,读MBA到底值不值,先不急着回答。
「XX值不值」,这个句式在很多场景下都会出现,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选择做一件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规划实现路径。
不过在当下快节奏的环境下,我们越来越急于求成。
看书很好,到底要看多少本,才能变成有智慧的人,才能出口成章。
写作很好,到底要写多少字,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让人读之有味。
对于反馈周期长,反馈频率低的事情,即便不会有人质疑它的价值,但主动选择去做,坚持去做的人还是少数。
这也是很多人开始反感「心灵鸡汤」的原因,看了这么多,突然发现得自己去找勺子。
发展一个系统
这周看到万维钢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个观点:
有时候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什么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发展一个“系统”。所谓“目标”,就是你做这件事就是为了做好这件事,成功了就有回报,失败了就算白干。而所谓的“系统”,则是一个连续变化的东西 —— 或者是一项技能,或者是一个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为了这个系统,你可以做各种项目,你可以要求自己养成什么习惯,你要的不是某个具体事件的成败,而是「发展」这个系统。
仔细读了三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前一直担心,每年看几十本书,能记住多少,就算写读书笔记,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会随着时间慢慢遗忘。但是,很多东西其实是很自然的渗透到了我们内心,这些东西在内心积累、发酵,最后渗透到我们的思想、行为中,再配合写作过程的思考,总结,这不就是一个知识吸收->转换->输出->沉淀的循环系统吗!
联想到读MBA的过程,同样是建立系统的过程,一个人与人共同学习的协作系统,老师、同学、知识、作业、讨论、甚至早起,都是系统运行的一部分,虽然有些方面不够好,但整个系统却没有停止运转。
系统有了,一切都自然发生。
而到底会发生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很好的。
从这一点看,答案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