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剑桥中国史》的好处便是,历史事件还是那个历史事件,但看问题的出发点就略有不同了。很多历史书籍,对历史的研究更多的是某时某地发生了某场战争,某人与某人在某场阴谋事件中胜出或败亡了,这种历史更多的是让我们知道在历史进程中发生了某些事情而已。《剑桥中国史》则不然,他会从某个朝代的政治史模式、从不同的派别之争,政策的变迁,社会生活方面等来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的好处便是能让我们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历史的参与者,这样自己思辨的头脑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便更能感受到历史事件的合理之处了。
譬如汉代,为什么会设一些有左右与南北这些词的官职呢?如左右丞相、南北两军,它不仅仅是官职名称的不同,还代表的是汉代政府有意识地在两名以上的高级官员之间进行分权。分权代表的就是分而治之,互相制衡,它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现个人独揽大权和随之带来的风险。
譬如为什么汉代有那么的多小皇帝、儿皇帝,而那些权臣哪怕到死也不去干篡位之事呢?这便要归功于董仲舒同志的“君权神授”,成功地把皇帝的权力变成神授之权。这就让皇权成了高高在上的东西,皇帝可以成为摆设,但是却是必不可少的(这与邻近岛国的天皇同理)。于是,有权力的政治家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拥立一个能听话的幼君而不是一个有能力不好控制的能君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权臣喜欢玩弄废立的把戏了。
再者,古代出现了天灾人祸,也总得有人出来背锅。如公元前29年,洪水为灾的责任被归之于御史大夫尹忠。害怕了时痹的替罪羊,因身居高位,只能自杀谢罪。看过《资治通鉴》的也经常看到某一行文字,描述某地出现灾情,皇帝自己作检讨或撤换三公甚至把三公杀掉免灾的。这应该就是出了问题他们的某个人或某些人得负领导责任、主要责任而被问责、追责的做法吧。
再看看《盐铁论》的争论,其实就能明白,中华文明几千年,其实面临的问题总是出奇的相似,是激进还是保守,是把集体利益摆在首位还是把注重个人幸福,是对外扩张还是对内收缩,是要加强国家控制还是多给自由,不同的做法社会的走向就会完全不同。
......
读书的好处就是思考得便要多些,但思考也仅是从自己的方向出发,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坏,请看官千万别多想,备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