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继《白夜行》后,东野圭吾最刺痛人心的代表作。直面挑战社会道德议题,长踞众多小说畅销榜榜首!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
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小说中直面现实社会问题:“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虚无的十字架还是否会有十字架的作用?
“有多少被关进监狱的人根本没有反省,这种人背负的十字架或许很虚无,但我先生背负的十字架绝对不一样。那是很沉重、很沉重,如山一般的十字架。” 杀人是被判死刑,死刑的十字架在他的身上是轻快而飘渺,无力的,因为他同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比之下,未接受法律审判的仁科史也和沙织却背负了二十多年沉重的十字架。 孰轻孰重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法律的标准和意义到底在于惩罚还是救赎呢,亦或者是补偿呢?
把杀人凶手绑在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上,到底有什么意义?
俗话常说,‘杀人偿命’,但对遗族来说,凶手的死根本不是‘偿还’,只是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某一站而已,而且,即使经过了那一站,也无法看到未来的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克服什么、走向哪里,才能够得到幸福。但如果连这种为数不多的歇脚站也被夺走,遗族到底该怎么办?废除死刑,就是这么一回事。
虚无的十字架还算是十字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