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大半部三国,一直对刘备没有太多感觉。直到看到“雪弟恨先主兴兵”章节后,才有了一点兴奋的感觉。喜而叹曰:终于看到刘备的真性情了!
可能受鲁迅先生评三国“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之句的影响吧,在看三国时,只要有刘备的章节,总是以识伪的眼睛去看的,到刘备假惺惺半推半就“正位续大统”一节更觉其虚伪不堪。
可作者马上笔锋急转,“次日设朝,”先主便降诏“朕欲起倾国之 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要为关羽报仇。
之后,便是意料之中的群臣进谏。大道理连赵云都知道“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劝先主以天下为重,应舍吴伐魏。
刘备此时罕见的主意坚定,答曰:“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更是“每日自下教场操演军马,克日兴师,御驾亲征。”孔明自是聪颖过人,知箭已上弦,便退一步劝解,“若只欲伐吴,命一上将统军伐之可也,何必亲劳圣驾?”
刘备心中稍回。
可就在这时,张飞到来,先主自然“急召入”,事情的发展也便可预见。是啊,“他人岂知昔日之盟?”刘备意已决也。
在刘备出征前,张飞也死于非命。
这个时候,刘备很难冷静了,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被情绪控制,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开始了一系列的疯狂举动。
诸葛瑾作为吴使来见,首先是传旨休教放入,后看在孔明面子上勉强接见,但其实,此时先主是说什么话也听不进去的。而是出罕见的铿锵之语“欲朕罢兵,除死方休!”也不再以礼待士“不看丞相面,先斩汝首!”最后竟豪气干云“说与孙权,洗颈就戮!”一连串的感叹号,读来让人过瘾,比起一直哭哭啼啼,屈己尊人,或者假仁假义一味谦退礼让的刘备来,似乎更让人喜爱。
然而,情绪化是要付出代价的。
刘备七十万精兵,御驾亲征,一路凯歌,初战告捷。杀潘璋、马忠,将国舅糜芳都祭于关羽灵前。更有孙权囚范疆、张达二人送达,为张飞祭灵。
按说此时,仇人尽戮,可与吴罢兵,接管荆州,与夫人团聚,继续孙刘联盟,共图灭魏。
然而,正如赵云之前谏言,“兵势一交,岂能骤解?”骑上虎背,更势头正劲,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执着向前,“今若与之连和,是负二弟当日之盟矣。今先灭吴,次灭魏也”。
有时候,走着走着,都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蜀之克星书生陆逊出山,情况急转直下,烧蜀七百里连营。刘备终托孤白帝城,撒手未竟的事业,抱憾而终。
江湖快意恩仇,终敌不过建功立业之高瞻远瞩,卧薪尝胆,委曲求全,以静治动,韬光养晦等等来得长远而实在。
然而,刘备的光华却在这江湖义气中闪现,可能,那是人性的光华吧。
无它,终见一个“真”字矣。
其实,纵观全书,刘备还有两次真情流露。
刘备幼时,指着自家东南“童童如车盖”之大桑树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非常人也。
刘备与孙尚香从东吴虎口逃出,已近本界,“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有常人之心也。
刘备有大志在胸,然起生微末,靠弘毅宽厚,近伪之仁,知人待士,奔走天下,漂零半生,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终与曹操、孙权分庭抗礼,鼎足而立,实属不易也。
最后,刘备竟为兄弟之义,言天下何足贵也?以致兵败殒命,可谓舍身舍国取“义”也。
但刘备,是当世后人公认的英雄。
所以,英雄,也不完全以最后的成败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