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看到笔友蓝曼卿建了一个群“稿起来,拒绝拖延症!”我毅然加入。吸引我的不是“稿起来”,而是“拖延症”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好像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衣服,但它那么密不透风,经常把我包裹的喘不上气来。
是的,我是拖延症的重症患者。听闻蓝曼卿这么优秀的人也有拖延症,我心里焦虑稍微缓和些(蓝美女不要骂我啊,让我挫败的心情找一点慰藉。)
我一直不自信,我的不自信一大部分来源于我的拖延症。在电脑不普及,知识资源单一的年代,“懒惰”“拖拉”等极富贬义色彩的词就是“拖延症”的代名词。
一个人被冠以“懒惰、拖拉,腻歪”的标签,这个人往往不受欢迎,领导也不敢重用。但如果说一个人有拖延症,这个人往往不会让人讨厌,说不定还会博得别人同情,因为这是一种“病”啊。
但在我知道这是一种病之前,我就深受其害了,比方说因为我拖拉,市里招聘教师我没有报上名,比方说工作中本来有个很好的晋升机会,领导考虑到我办事拖拉而不能胜任,犹豫再三给了别人。
拖延症除了影响了我的工作,还严重影响了我的婚姻生活的质量。结婚有孩子后,为了方便公婆帮我带孩子,我们一起住。但婆婆是个急性子,过分利索的人,而且刻薄。
每天婆婆吃完上一顿饭,就会把做下一顿饭的食材准备好,每个周末做什么都提前好几天计划好。秋风一凉就会把孩子的单一收起来,厚衣服准备出来。而我往往需要的时候才准备,婆婆天天说我“现上轿现扎耳朵眼。”
我每天被她各种唠叨,渐渐地在她面前没有一点存在感,自尊心严重受挫。我向老公抱怨婆婆的刻薄,老公说你把事情做好她自然不会说你。
我也暗下决心要改掉拖延的坏习惯,但没过三天热度就过去了,仍然被婆婆各种唠叨。说实话,我真的很讨厌这种天天被人揭短的感觉,所以我也很讨厌我的婆婆。
不过理智地想想,婆婆固然刻薄,但自己也确实有很大不足。婆婆不是妈,没有义务包容我的不足。我必须正式我的拖延的毛病。当自己把所以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别人再指责,我也能理直气壮地回驳。
2.
其实,过去的我一直苦恼于拖延症带来的后果,只有在受到打击的时候,下决心要改正,其实从来没有客观、科学地看分析这个问题,从没有以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来面对它。
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合理而有针对性的方法、没有强制的执行力,只有负面情绪包裹下的一颗得过且过的琉璃心,怎么能改掉一个坏的行为习惯呢?
现在看到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有拖延症,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而且大家积极面对,我也有了面对的力量和勇气。
我百度了关于拖延症的相关知识。拖延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诱惑导致分心、2、对压力的逃避 3、对失败的恐惧 4、弱者反抗的工具5、对未来的错估
我觉得我拖延的主要原因是诱惑导致分心和对压力的逃避。
比方说有两件事,一件是我喜欢做的,一件是有时效要求必须做的,我往往会在惴惴不安和焦虑中做我喜欢的事。
老公经常说我:“你把事情做完再玩不行吗,为什么非要先玩,拖延到事情不得不做时才急急慌慌地赶呢?”
“是啊,明明知道下午要交一份工作总结,我为什么非得先看自己喜欢的书,等到领导一催再催才心急火燎地写呢?我先写完,再悠闲地看书不行吗?”我也经常这样问自己。
现在我明白了,干活和写总结是我不喜欢的,但必须要做它们,于我它们变成了一种压力,而玩和看书是我喜欢的,于我是一种诱惑。
那我要如何改正呢?
1、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设定的任务少一些,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喜欢做的,哪些可以缓一些,什么时间做什么任务规定好,每件事要时间尽量宽裕,一开始尽量减少挫败感,树立信心。
2、发挥群体的作用
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3、争取家人的监督和鼓励
最后我 还想说一下,不论我们遇到多么问题,都应该理智认识到积极正确地解决问题比消极地抱怨后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