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公式背得滚瓜烂熟,把一个字学到到哪里都认识,那还远远不能叫内化。数学和逻辑推导是分层的东西,一个高级的推导会有很多很多层 —— 所谓内化,就是你能把这个知识作为底层去运用。
我给你举个例子。有 A、B、C 三位同学,他们都知道“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条知识,但是他们的内化程度不同,咱们看看他们对这条知识的运用境界各自是什么样的。
A 同学刚刚学了这个知识。你给他出一道题,说有个三角形,其中两个角分别是30度和70度,问第三个角是多少度。A 同学一看正好能用上刚学的知识,算出来第三个角是80度。这是非常低水平的运用:那个知识对他来说还停留在表面上。
对 B 同学来说,“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条知识,其实是一个限制条件。B 同学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知道了,那就等于三个角也知道了。他根本不需要有意识地去调用这条知识,限制条件只是他解题推理中的一步而已。比如说,为了全面确定一个三角形,他会探寻其中两个角和一条边的情况。他想的不是这个公式是什么 —— 那根本不用想 —— 他想的是我现在缺少什么关键条件,如何得到这个条件。
而在 C 同学的眼中,一切平面几何题都只不过是信息的填充而已。图就是这么一张图,我已经知道什么信息,我能填充图上的什么信息,哪里是确定的哪里是可变的,一目了然。他根本都不用有意识地去想什么“因为……所以……”这种推理步骤,他眼中只有信息。
上文照抄自万维钢老师的得到文章。
以下是我对内化知识的思考:
对于ABC三位同学的问题解析,就像是点线面的区别,思维方式的不同产生了成绩的好坏之分。而在职场上,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小造就了职业发展的大小。
很多时候在分析问题时,并不是为了找真相,而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这种想法如同A同学的解题思路;而生活中有的人不单单是为了找到真相,在这个基础上会去验证答案的正确与否,这如同B同学;而对于C同学来说,他不但需要验证答案的正确与否,而且把总结的经验迁移到不同的领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让自己的通用能力在很多领域可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