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不怀好意的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尽管不怎么友好,但至少是“局部真理”。
鲁迅先生说了:“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如果人的生存环境恶劣,危机感往往很强(譬如岛国日本),会设法去改变。
相反,要是生活在相对安逸的环境里,进取心很可能大打折扣(譬如中国江南)。
在古代社会,人们难以控制环境,生活质量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越靠近地球两级,越没法生存,更别说生活了。所以,一旦温度下降,气候恶劣(比如小冰河时期),北边的人就会朝南涌,与南边儿的农耕民族发生冲突。
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南方人败北。南人一向自视甚高,视四周的胡人为蛮夷,可现实又是打不过人家。这可咋整?
没关系,南方文人发明了一套理论:我打不过你又怎么样?你们是野蛮人,不会管理国家,还不是要用我们汉人的一套治国模式,还不是被咱南人同化?这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胡人除了能打,其他一无是处。
在历史老师的灌输下,我长期相信这种说法。
不过,我也有点儿困惑,因为哲学老师强调:绝对的事儿都是可疑的。这个道理用在历史上,就是说,不可能只有汉人影响胡人,而一点不受胡人影响。
阅历逐渐增加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南人在同化胡人的同时,也在不断接纳胡人文化,逐渐改变、丰富汉人的文化性质。
不信?好吧,用事实说话,大的就不扯了,就说小的方面,以衣食住行这类日常生活为例:
现在,我们坐椅子、睡床是常态,其实最早的时候,中原人一般席地而坐。直到汉代,因为接触了胡人,发现人家坐在椅上、睡在床上、进门不脱鞋更方便,也就跟着人家学了。
这只是其中一个细节。又比如,接触胡人之前,中原人住的房子,不管房间还是窗户,普遍偏矮。接触胡人之后,发现房子高和窗户高一点,不仅住着感觉更宽敞,而且利于采光,也就“拿来主义”了。
再说穿衣服。战国以前,中原人都是宽袍大袖,这样才儒雅嘛。不过,如此打扮在战场上很不方便,所以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上身袖子变窄,下身长衫变裤子。军事上的服饰改革进而影响到日常生活……
没有哪一种文明十全十美,也没有哪一种文明一无是处,只是优点多一些还是少一点的问题。
因此,取长补短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是可取的策略,才是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