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这个字一眼看上去就很像是一个人深染了恶疾,而且是恶疾缠身,既无法挣脱,又欲罢不能;
再来简单造几个词“上瘾”、“毒瘾”“酒瘾”“烟瘾”都是一些负面、贬义、消极的词;
虽然现在也会有人会说“读书上瘾”“思考上瘾”等正面的词,但是其实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表达方式而已,你接受的是“爱上读书,爱上思考”只不过是大家觉得“爱”太普通了,不足以表达那个程度之深,所以用了“瘾”。归根到底,还是认为嗜酒者,酗毒者对于酒和毒品的执着只能用“瘾”来表达;才是他们想要用这个词的原因,他们内心也是承认瘾的最初来源的。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人就认为瘾是个名副其实的“贬义词”,只要和瘾沾边的人,没有一个好人,能让人上瘾的事物都是“坏的”、“不好的”。
如果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一下,很多事物人人都知道会上瘾,不能沾,但是还是会想方设法,用尽手段,上着杆子,挥霍财富,危害着身体的去尝试;
只要是有需求那么就会有他存在的理由,七宗罪里有一项算一项,都会让人上瘾,都是人基因里所渴望的东西,但是有谁敢说自己不会深陷其中,及时你能及时脱身,也曾经沦陷过;
那么就从需求层面来思考一下,“一醉解千愁”不陌生吧,当你思绪如麻,情绪低落,内心不愿意去承受这份痛苦的时候,醉就成了摆脱这份压力最好的方式,所以你喝了,让自己不再这么压抑;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后吐真言,很熟悉吧,也许你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也不知道怎么去把自己的想法敞开给别人看,但是醉了你就无所顾忌,就会滔滔不绝,肆意的释怀自己,放飞自己,所以你喝了;面对一个会让你上瘾的东西“酒”,你既然选择了它可以让你释怀,解压,放松的一面,也就默认了它同样可以让你烂醉、麻木、甚至消极对待的一面,这就是你的选择,瘾如果仅仅只有坏处,不解决任何问题,那么这个词就不会诞生;
同样的,吸烟有害健康,哪个烟盒上不印着这几个字,不仅如此还会有一个黑了的肺部的图案,但是烟草、甚至是毒品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打不掉,去不掉的存在,想想也知道,能够满足人精神深处需求的事物,肯定不会因为法律或者是制度的抵制就消除的;
“瘾”可以填补人精神层面的某种空缺,让人在某个需要的时刻得到某种满足感,消极的“瘾”需要我们去戒除,或者说从开始就不要触碰,从开始就明白“瘾”的来源和它存在的意义,那么就能从其他方面尽可能找到和他最贴合的积极方面的替代品,取而代之而不是压抑人性的控制才是更合理的选择。
事物的两面性一直存在,辩证的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也是必须培养的一项基本技能,存在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