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道老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部小说读过很多年了。
今天看到了这部小说的评论,也想起了以前自己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凭借当年读书的记忆,写一下自己读这本书的感觉。
说实在的,当年读这本书的时候,开始也是手不忍放下,一口气地向前读。
里面的人物如此栩栩如生,各有各的特点。杨修的恃才傲物,聪明展现;曹操的多疑与大度的矛盾表现;袁绍的心胸狭窄与刚愎自用;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刘备对人心的把握等等。
最喜欢的地方是张飞张坂坡拦截曹操那一块。开始他一个人站在桥上,还让士兵用马拉着树枝,在小树林里来回跑,弄得尘土飞扬。引起曹操疑心。表现了他的粗中有细。然后曹操撤退后,他赶紧撤离,根本打不过人家嘛,致使曹操清醒过来,又追他们。说明了张飞到底还是粗人一个。这一来一去,把张飞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写得太好,而且大气。不像《红楼梦》都是些卿卿我我,鸡毛蒜皮的计较;也不似《水浒传》中人物的粗野蛮横,动辄要人命;更不似《西游记》中人物的那种感觉。
感觉读四大名著,就是读这本书感觉最好。所以,读时会为狂气的文人祢衡被杀而惋惜,又会因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感叹,诸葛亮的空城计而佩服,等等
但是,读到最后一部分,我罢读了。主要是那时太年轻,眼里容不下沙子。我不读下去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第一,感觉作者才尽了,后面的内容不再那么栩栩如生。故事不再那么引人入胜了。里面的人物不再吸引人,整天是人没了。今天这个人死了,明天那个人死了,感觉要死光光的意思。到最后,连赵子龙都没了,而且他死时,只是有人来报信,说子龙老将军去了,只一笔带过,太平淡了。剩下的人才能不再突出,没有显明的个性了。
第二,对诸葛亮失望。这还是那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吗?感觉他整天是疲于奔命的感觉。一个劲地去远方攻城略地,而近处的地方却不是安全有保障。特别是七出岐山,我感觉实在是没必要了。为什么不把国内的一切收拾好了再说?国内乱作一团,却还劳民伤财地不停去攻城略地。甚至内部也出了奸臣,却不处理了他们。直到最后把自己累死。
我明白诸葛亮的忠心,但是识实物者为俊杰不是吗?他应该对蜀国的形势做一个综合而客观的分析。先把国内一切弄得条理起来,百姓富足起来。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上下一心后谁敢对他们动不良的心思?然后再步步为营,打下一块来巩固一块,最后一统天下。
然而,到最后,我看到的是诸葛亮光想着自己的目标还没实现了,却不顾国内的形势。甚至去攻击魏国的地盘,跟司马昭斗。感觉他成了战争贩子。这一点,可以说,他犯了冒进的错误。
而且他还不听劝阻,好像有人劝他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但他振振有词,根本不听。
总之,到后来,感觉他已经不是雄才大略的人了,读起来还生他的气(年轻嘛),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懂如何治国,如何搞好经济,如何使国家稳固,当时就是觉得聪明如诸葛亮,不应该那样做,他离我心中的足智多谋的人的标准越来越远了。他的头脑已经没有了初出茅庐时的清醒与思路清晰。
而且,我觉得一个好的上级,会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把工作分开来,大家一起众人拾柴火焰高,那才叫运筹帷幄。诸葛亮却总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好像哪里都少不了他。老俗话讲,“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一个看不到,照顾不到,这就要出事。像关公走麦城。这也说明总有一天,他会早早倒下。
从各个方面都说明,诸葛亮并不能将天时、地利、人合很好的综合平衡。越看到后来,我越生气越看不下去了。(年轻气盛啊)
所以,后来干脆不读了。
按那时的感觉,前面的内容作者应该是费力发挥了,后面的内容,他没再使劲了。
经历这么多年后,我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改变了不少,再读应该感觉不一样了。希望哪天,自己有机会再读一遍,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