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前往医院探望一位刚做完气管造瘘手术的患者。目睹他进食时每一口都艰难吞咽,排痰时涨红了脸,胸腔剧烈起伏,却依旧难以咳出的痛苦模样,我的内心满是酸涩与感慨,也由此对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展开了更为深刻的思索。
回顾这位患者的就医历程,在手术前,他完全没有开展相关康复训练。这一缺失,使得他在术后要承受本可避免的痛苦。呼吸发力训练对排痰极为关键,它通过挤压横膈膜肌助力排痰、改善呼吸。可对没训练过的人,因相关肌肉薄弱,完成这个动作难如登天。
我之前遇到的慢阻肺患者也是如此,他知道呼吸发力法能排痰延缓病情,却因没训练过,身体无力应对疾病,最终遗憾离世。公园里那些依赖吸氧器的患者,更让我觉得普及康复训练迫在眉睫。
康复训练不是简单打打太极、随意跑跑步,它是系统工程,要依据个人身体状况和体质,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比如,不同疾病患者适用的训练方法不同,体质弱的人训练强度和频率都得谨慎安排。
呼吸发力训练源自意拳7步入门法,包括站桩、试力发力、走步、发声等。初学者一般要先完成这7步训练,对其有一定认知、身体有明显变化后,才能学习呼吸发力训练。很多人可能觉得太难,其实,经过我十几年研究,已总结出简单易学的方法,简化了7步入门法。就算是没站桩基础的普通人,一周左右也能学会。如果有这样的课程,你愿意迈出改善健康的第一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