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详细记录了雾满拦江先生20年商海沉浮,从人性和博弈论的角度解读职场的角逐。大学毕业后雾满拦江先生进入到公务员的队伍,出入职场的儒生因为自己的懦弱或者说是异想天开,按照自己的行为逻辑来揣测别人的行为,他认为送了别人一篇文章,就会在心里对自己感恩戴德,把自己当朋友对待,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知恩图报,所以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这样的,(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别人心里也明白你的那点儿小心思、小天真,也只是想要利用他,希望将来能够帮助他,心里就觉得自己受得起这份恩惠,所以根本没有把这份人情放在心上,这种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关系本身就不牢靠,也听说过不少高官下马之后,人走茶凉,也是这个道理,对我自己的启发是:分清楚我跟别人的关系是建立在什么之上,哪些人可靠哪些人是千万不能委以重托的,如果你要改变跟某人的关系,也可以从这上面入手,让你们的关系中掺入一段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的共同相处、共同学习的时光)当他发现别人拿着他的成果消失之后傻眼了,或者说是醒悟了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雾先生在商战中遇到问题基本都是升维思考,而不是穷人思维,一味的把责任往外面推。从这次事件中他总结出来一个道理:在职场上如果你自己不主张你自己的权利,别人没有义务帮你维护你的权利,对自己遭遇的不公要勇敢说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如果一味任人宰割做个老好人,别人也不会把你的帮助当回事,甚至会遇到专门欺负性格软弱的人的坏人,因为即使是坏人他也喜欢跟好人在一起,而他的动机只是想占便宜。所以在之后的仕途中雾先生大胆维护自己的权利,比如大闹局长家、闹招聘会等等,最后都达到了他的目的,并且他最后依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官场只相信权利,是一个为上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