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这个片子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反思,片子虽然和之前比有很大的长进,它完成度很高,把撂石锁的历史传承现代都讲完了,配音和剪辑上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字幕什么的也都算规范,但是多看几遍之后,问题也很明显,整体太平,没有亮点,各方面都不突出,画面缺陷很大,这其中有现实的原因,也有自身水平和能力的因素,及时总结和整理经验教训,是对下一部片子的负责。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叙事方式的老套和陈腐,这其实反映的是创作观念的落后。介绍石锁的历史传承基本是按照科教片的模式,由讲述和旁白组成,很单调无趣,而且开篇结尾的方式明显是以前老旧专题片的风格,先由宏大的命题如地域和文化入手,然后引出事物,人物只是用来讲述和串联的符号,这种把事物作为基本内容的纪录片模式显然不是时代的主流。纪录片发展至今,通过个人故事的内在联系,展现鲜活的平民形象和生活侧面,传扬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人文关怀,才是这个时代纪录片应有的姿态和样式。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归结于创作观念的落后,更深一层次也是创作模式的问题,在拍摄之前,并没有基本的讨论和对方向的把握,每个人的分工模糊,该考虑的问题并没有一个好的沟通,随意性太大,如果在拍摄之前有一个基本的方向可能会好一点。其实在拍摄之初,我并不是没有想到以人带事,但是也考虑到了种种问题,一来是我们的姿态不对,并没有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去沟通,怕我们的拍摄工作会影响到石锁艺人正常生活,并且我们手中并没有谈判的砝码,如果有一个明确的身份如电视台记者可能会更理直气壮一些,因为拍摄工作干扰很大,而我们的片子没有播出的平台,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二来我们的拍摄设备严重不足,熟悉单反的都知道,单反拍视频对稳定性要求很高,而三脚架只能拍摄固定机位的镜头,这就使很难完成一些如跟拍这样的生活化的运动镜头,我们并没有其他的辅助设备,此外收音也是个难点。总之,最后这种展现是一种权宜之计。其实如果当时再努力一点,再争取一些,可能结果会在好一些。
再说一个问题就是表现手法的匮乏,比较典型的反映在影视语言的使用上。可以说这部片子的叙事和构建基本靠的是文字而非影像。最典型是对石锁表演的展现,景别单调,镜头无趣,构图简单,石锁那种力量感并没有通过影像展现出来,人物采访的地方也少了景别的切换,而且都是采用的自然光,如果可以借助灯光设备,会对片子的质感提升不少。这里面有设备时间等等因素,也和我们拍摄经验有关,如石锁的拍摄完全可以多景别多镜头的运用,实在是创造性不足,其实完全可以去拍摄一个石锁空中的仰拍镜头,我们对影像的特征把握太不足。
另外一点就是整体风格过于平实,其实仔细探究我们是以历史、传承和现状三部分构成,但是因为每一部分都割舍不下,最后混合在一起各方面都很不突出,说得好是内容丰实,资料丰富,展现全面,说的不好是过于冗杂,平实,单调,重点不突出。可能和最初的定位有关。最初仅仅是想做一个石锁介绍的东西。
第一次拍摄纪录片能够完成已是万幸,暴露的问题都亟需反思。一方面是思想和观念问题需要改进,一方面是下次拍摄一定要明确分工,及时开会讨论。另外也要和院里多沟通,背靠院里这课大树,多借出一些设备出来,让我们的拍摄更显水平一些。
期待下次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