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朗读,我也喜欢听别人朗读。总觉得文学应该是一种有声音的表达,只有声音表达出来,才能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到一起,才能与我们的人生融合到一起。
听书和看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看书你可以一目十行,有的文字是走不到心里的;听书不一样,字字句句入心不说,朗读人或浑厚或甜美或幽默的声音总是让文字化为形象的画面展现在你的眼前,那些文字顿时有了无穷的生命力在你的眼前活跃起来。特别是原来看过一遍的书,若再听一遍,那真是受益无穷,原来读书时漏掉的小细节会在你心中清清楚楚,而且无论是作者的写作内容还是语言风格突然间明晰了很多。再次听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时,“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那方鸿渐的空虚无聊,精神困顿生动地跃然眼前;苏文纨一开始“把爱情看得名贵,不肯随便施予”,而后来看方鸿渐“人不讨厌,钱也较为充足”,便抛来了橄榄枝;唐晓芙的美貌“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这一类经典的讽刺语言听时便意味无穷了,笑过之后更可可永记心里。其他各类书只要专注听,都可达到如此成效。
我喜欢在做饭的时候听书,这时你不觉孤独、不觉无聊,剥葱剥蒜间、洗切煎炒中,思维都可穿越千年风雨、横跨八方世界。而且有名师大家的朗读,名师大家的文章陪你,似乎盘子里的菜肴和汤锅里的浓汁都有了历史、有了情感、有了诗意,这顿饭便更加有滋有味了,厨房这方寸天地转瞬间开阔了许多。我喜欢在走路时听书,上下班途中,早上晨练时,晚饭后的散步,那些动听的声音,那些厚重的文字会让你与周围的世界隔绝,也给寂寞的独行增添了无限的趣味。曾多次听到有意思的情节禁不住笑出声来,惹得路人真以为路遇疯子了。不过落泪的时候还是极少的,只是有一次听深情的郦波老师读到东坡先生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之时,想到人生的无常,红颜知己难觅,想到东坡先生曾与王弗“赌书消得泼茶香”,如今却阴阳两相隔,真忍不住哽咽了。
朗读的质量,读书人的音调、断句、情感是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解读的,如果读书人的气质与文学作品不匹配的话,听者就仿佛拿了筷子吃西餐,或坐在大剧院里看电影一样,既别扭,又尴尬。而当你找到合适的人读合适的书,便像给他量身定做的西装,西装上也配好了领带,无论你怎么看,都是又酷又帅。所以一百零八好汉的风风火火闯九州必须听田连元老师那带着各种响声的版本,傅雷先生给儿子的谆谆教导也只有于洋老师才读得舒服,让听者觉似傅雷在亲身说教。
书中自有颜如玉。人是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办法,让自己越来越美的,那就是读书。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又是语文老师,那么还是应该珍惜上天给了我们这个由丑变美的机会,当成为一个老太太时,我愿意是那位更慈祥,更豁达的老太。所以我乐意把朗读这个事情,还原到我们日常生活里来,安放我们的灵魂。如果捧不起书的时候,就听一会吧,比你自己去读更有一番风味,若沉醉其中,那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