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稻田前有一条清河,有七米宽,四米多深,呈梯字形状,水量最大的时候,能没过两个成人的高度。每逢夏季的时候,各家就用水泵往稻田里抽水,在水分的滋养下,水稻长势很好,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
在水稻幼苗刚插入泥土的时候,正是雨水最多的季节,每家就会从渔场那里买来鱼苗,撒到田里面,鱼儿随着水稻一块成长,它们成了最亲近的伙伴,鱼儿将虫子吃掉,稻苗为鱼儿提供嬉闹休憩的地方。
我经常和父亲一起,戴着草帽,光着脚丫,拿上鱼食,到稻田里去,给这些鱼苗喂食。稻苗越长越旺盛,枝叶把下面遮的严严实实,在里面走着,时常感觉鱼儿在下面啄我,酥酥麻麻的,有时候碰了我一下腿肚子,就赶紧扎这么猛向前游去,水花四溅,激起一道波纹。偶尔还会看到蜻蜓停在上面,像是嗅着稻香,它们的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各异,随着日夜交替来回变换着,成为稻田最忠实的守望者。
到仲夏季节,为了给稻田更充足的水分,让鱼儿更快地成长,两公里外的水闸就开始打开,源源不到的水就从远方涌过来,这时水的高度就开始涨起来,里面的大鱼跟着水浪一路游过来,在河里跳跃着,此起彼伏。这时村里的老渔户就开始行动起来,在河里架上一个横跨两岸的鱼网,坐在椅子上,看着水面的动静,凭着多年的经验,每次喊出“起网”的时候,里面的大鱼绝不会少,最常见的就是鲢鱼、鲤鱼,放在水桶里边,扑通个不停,这个时候我和邻家孩子就会凑到前面看热闹,盯着水桶里的鱼看个不停,忍不住去抓,刚一碰到鱼背,就被挣脱跑了,鱼差不多数量的时候,就会拿到集上去卖,我们就一直跟着,直到鱼被买走为止,这才离开。
待水势稍微低些的时候,就该我们这些孩子亮相了,拿上鱼网、竹篓,就迫不及待地向河边走去。在岸边都是脱下的衣服、鞋子,横七竖八的放着,鼻子、耳朵都塞着棉花,一边游泳一边捕鱼,站在岸上都是不会游泳的,他们负责拾鱼,还有望风,我们都是偷偷跑来的,家里人怕我们淹着,就一直叮嘱我们不要来这里,被发现就少不了一顿鞋底子。
当我们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忽略了邻家去田里忙活,不定谁看见了,就回去告状,家里人拿着柳条子就来了,我们拾起衣服就跑,还在水里没出来的,就索性潜到水里面,再探出头时候,就游出老远了。
我们用手势打着暗号,约在老地方集合,紧接着就开始烧烤活动,到竹林里砍下一个竹子,用工具劈开,将鱼清理干净后,撒上些佐料,就开始烧烤了,伴着鱼的香味,每个人都馋的直咽口水。能吃到这美味,回家挨顿打也值了。
当三伏天最热的时候,空气沉闷而干燥,口渴的一会儿一杯水,河里的鱼也按捺不住了,受不住水里的沉闷,焦急的上蹿下跳,俗称“鱼翻坑”,一条条从水下跳越上来,就像从天而降的一样。这时候,村里的各家老小几乎都出动了,拿着竹筐、网兜,甚至连筛子也拿来了,都赶着抓这不要命的鱼。父亲带上我,从岸上转到河里面,他抓我拾,就像是割稻子一样,一会儿一条,应接不暇,顾不得雨淋在身上,污泥溅到身上,用手擦一下,淌着水继续寻找鱼的踪迹,感受着这难得的渔趣,或许一年就这一次。
“鱼翻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我家里留了一些,到集上又卖了一些,父亲买来肉和鸡蛋,大秀一下他的厨艺,最拿手的就是红烧鱼,菜做完以后,甚至是买来了啤酒,庆祝一下今天的收获。
到水稻抽穗的时候,田里的鱼苗都已经长大了,稻香鱼肥,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一望无际的麦田,与夕阳交接的地方,草帽在晃动,一条条的鱼,随着竹筐的挥舞,进了各家的鱼仓,等着商家来买,来自天然的生长,是最健康的味道。
大雪落下,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还能看到鱼儿游动的身影,远远地看着,它们就是水的生命,有了他们,水才越来越清,将稻田滋养的更加肥沃。
从河水流来,到鱼儿满筐,从雪水融化,到稻香满园,渔民都在保护着这条清河,它灌溉着稻田,也在滋养着鱼儿。有了清河,水稻长势更好了,鱼儿也更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