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果实大小也不相同。在我们河东地区是没有桔子树的,小时候看到的多是观赏橘。橘子树的大小和月季差不多,果实小小的,还没小金桔大。冬天他们像宠物一样被侍弄在有暖气的房间里。过年的时候还被清洗的一尘不染,像迎宾客一样,披着红绸,叶子上放着小红包装饰。
第一次见成片的橘子树还是在桂林的时候。不知是2013年还是2014年,只记得是金秋十月。桂林的十月还是夏天,热气逼人。恰逢十一,先生的同事叫我们去家里和面包饺子、摘橘子。中午吃完了饭,闲聊了会便去了地里。
那一片一片的橘子林像河东地区的柿子林一样高大,远看碧绿碧绿的,近处才可看见密嘟嘟的橙黄的橘子,一个紧挨着一个,大小不一,碧绿中透着金黄,不一会工夫就摘了满满两袋子。这个季节的橘子,皮略微厚些,甜中带着酸,不如元旦前后成熟的砂糖橘,皮薄,满是甜蜜。在夏日的午后,一瓣一瓣地嚼着,却也清凉、开胃。
橘子树的地头还栽种着薄荷、南瓜等,毫无例外,第一次见薄荷,自然是陌生的。只知清凉的薄荷糖,不识清爽可口薄荷叶,更不知它竟是餐桌上的美味。
南方的橘子在当地是卖不上什么好价钱,就像河东地区卖不上价的柿子一样,但去了异地,身价翻倍。不过口感还是当地成熟的地道。
在桂林每天都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应季水果,枇杷、柚子、葡萄、马蹄、百香果、甘蔗、火龙果等,最喜欢的还是一月前后成熟的砂糖橘。
每年砂糖橘成熟的季节,家里栽种砂糖橘的朋友都会送些过来。元旦前后,我每次都会买二十来斤,买个两三次,地里就没了,要吃的话就只能是存储的了。
每每路过步行街,基本上每个店铺里的员工都在一边烤着火一边剥着橘子吃。但凡有人进入,出来时手里都会多袋橘子出来。满大街飘溢的都是橘子的清香,就像盛放的桂花清香般诱人。
上学时每次过元旦,小小的砂糖橘都是最受欢迎的。一边参演元旦晚会,一边吃着橘子,既解馋又享受,丝毫没有寒意。
过年串门、走亲戚,桌子中间都必然有盘靓丽的砂糖橘。通常都是最先见盘底的,不管在谁家,砂糖橘都要添满好几次。再哭闹的小孩子,给个砂糖橘,立马笑脸盈盈,一边吸溜着鼻涕,一边往嘴巴里塞橘子吃,那场面也没谁了。
围坐炉火旁,惬意的莫过于剥着一瓣一瓣的橘子了,或烤或煮或直接吃,都很美味。那感觉就像刚从地窖里拿出来的西瓜一样让人清爽。之前最喜冰糖心的脆苹果和甜甜的红心火龙果、草莓、枇杷,但只要有砂糖橘,最喜欢的那些就失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