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这绝对是一本能够重塑价值观的书。
年轻的建筑专业学生霍华德•洛克因为坚持自己的设计风格不愿改变而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他的依然坚守自我,不愿在设计方面做出一丝一毫的妥协,因此与社会主流显得格格不入,接不到设计订单的洛克甚至一度沦落到采石场做一名采石工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洛克依然坚持着自己,经历了被人设计输掉官司,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帮他复仇而嫁给了与自己理念相反的建筑界新秀,而后又嫁给与洛克理念相似的出版业大亨盖尔•华纳德。最后的最后,看到自己的设计被人改的面目全非的洛克一把炸了那栋建了一半的建筑。盖尔•华纳德在自己的报纸上为被人告上法庭的洛克做无罪辩护,最终却因为无法忍受愚蠢的社会舆论关闭了自己的报纸。然而站在法庭上的洛克慷慨陈词,最终打动了法官和陪审团而被无罪释放。
80万字的小说算得上一个大部头,可能有人看到字数太多就默默选择放弃,什么样的内容值得用这么多笔墨去渲染呢?从文学性上来说,《源泉》并不能称得上是一本好的小说,因为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都过于单一和程式化,甚至本该成为高潮的结尾部分都因为有些过于理想化而让人略感失望。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仍然要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因为书中传递的作者的哲学思想值得每个年轻人静下心来思索:
我们究竟该怎样活着?
我们从小被教育无私奉献,被各种媒体传播牺牲精神,甚至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连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都无暇顾及。可是兰德通过小说告诉我们,人世间首要的权力就是自我的权利,人类首要的使命就是对自己尽职尽责。人的任何情感和行为都应该来源于个人的精神,而不是因为任何别的什么人。自我才是奋斗的源泉。
书中解构的是自我主义,但是本书中的自我主义并不是为了自我而去牺牲他人,这并不是一个选择自我还是选择他人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独立还是选择依赖的问题。真正的自我主义者并不是为了他人而存在——当然也不要求他人为了他而存在,他的目标、欲望和思想,都与他人无关,仅仅是因为那种原始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而那些依赖别人而活的人——不管是依赖别人的思想,还是试图为他人生存的人——被兰德统称为“二手货”。反观我们今天的社会,大部分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叫嚣的人,大抵都属于这样的二手货。这些人不懂得独立思考,所谓权威人士随便的一句话就可能被奉为真理而成为他们攻击别人的武器,正如书中声援洛克的盖尔•华纳德被社会舆论逼迫地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坚守的《旗帜》报一样。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相互学习,但是正如作者说的,相互学习只不过是学习材料的交换,谁也无法将思考的能力给予他人,“人类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大脑是他唯一的武器。”
读完这本书后有一个感慨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故事了,但是读完之后能让人思考甚至重塑价值观的书并不是那么多,有生之年,愿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