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三模块读完以后,收获比预期大得多。
学习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引言、阅读、探究、分享。“引言”是引起对某类问题的关注,这时的问题是非常笼统的,主要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阅读”是通过有结构的阅读材料去深入思考,激发研究的动机,这个阶段主要是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后续探究活动做铺垫。在“探究”阶段,主要是在前述比较笼统的问题的指引下对现实环境和生活的展开的调查。通过积累相关事实,深入分析,聚焦到一些具体的、可以研究而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上去。最后把探究获得的成果进行“分享”。
书中举了很多运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案例。学习了一种思维模式——批判性思维。在当今全球经济大背景下,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这两种基础能力,应该如何体现在下一代科学标准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我们教育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传统教育是一种占有式教育,其特征就是教师主体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并且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这种观念最终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学生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老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师道尊严”的格局,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再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可以培养孩子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核对事实的习惯,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当今社会是信息知识时代,信息技术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融入课堂,那么,学生也会很乐意接受并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