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钢琴课,馨儿今天回课效果可是不咋地。下课出来就跟我嚷嚷,饿了要吃。回避不说她今天为啥弹得那么烂。
我当然要心想,“弹得那么烂还好意思要吃的?也不反思一下!”可是我要忍住,要等馨儿自己说。馨儿才不主动往枪口上撞呢。其实她自己也底虚,假装强硬要吃的。
我说:“你不知道你今天弹得多烂吗?”
馨儿,呵呵呵。
我:“是不是不想动动你的大脑,怕用废了?”
馨儿:“没有。”
我:“没有动,还是大脑已经没有用了?”
。。。
我:“练的时候磨时间,现在这样就好了?你人家谁谁谁怎么练?”
说完心里就后悔了。其实这是我最鄙视的一种说法,跟别人比。今天居然自己也这样!这种破观念得费多大劲儿的才能除掉。真是知道和做到相差一个银河系。
接下来,我给馨爸爸打电话问他出来吃饭不?馨爸说不出来。我跟馨儿说,去吃饭。气呼呼走了一会儿,问馨儿想吃啥。馨儿说想要冰激凌。刚才叽叽喳喳说要吃肯德基也不敢再提了。
肯德基店外面原来有一个拉小提琴的雕塑,昨天去了发现没有了。馨儿说:“柴可夫斯基的雕塑没有了。”
我:“你怎么确信那就是柴可夫斯基?”
馨儿:“样子像嘛。”
我:“样子像就是了?他脑门上写了柴可夫斯基了?”
馨儿:“没有,我觉得是。”
我气不打一处来,“你自以为是的多了。”
生起气说话就冲。生气的时候不说话,等等,其实不用等很久,几分钟就好了,再说话就没那么冲了。这个时候就想起馨爸的好来了,人家很少“及时发火”,有问题也能等半天说,真的是半天,忍功极好。
但是就是因为不说话,馨儿超级怕爸爸,不怕我这个得得得罗里吧嗦,爸爸惜字如金,说一句就算一句。我基本说十句有一句能起到作用就不错了。
从上完课出来到现在生气了半天,也说了半天,一吃饭都忘光光。
还是吃吧,一吃解千愁。
她吃她的,咱们继续说。
按说,练了这么些年,好多东西她应该自己脑子里有个路数。拍号,调号,音准,指法,连奏,断奏,乐句,段落这些在新曲子上手之前就应该弄明白,弄不明白也该知道这些是一个曲子的灵魂,缺一不可。
但是现在的馨儿,无论多大的曲子,她都倾向于整个弹下来,好多细节都不管,错音一大把,连线不管,所有的地方只要她能连起来的,都用连奏,音乐呼吸、段落这些更不要说了。这些问题你坐在旁边跟她提醒,她也知道,也能做到。但是她自己单独练就总是毛毛躁躁,顾头不顾腚。
馨儿最近总在早上走之前问我,你今天下午能早点回来吗?我以为她是不想让我早回家,因为一回家俩人就急急吼吼的。我想她是想我晚点回来,她好能自由地自己练。我没在意,继续按照我自己的安排下班回家。可是回家发现,她比我要早回家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的效率其实不高。
今天早上馨儿又问。
我说,“你为啥总要让妈妈下午早点回家。还是你心里不想妈妈早回来,最好你自己练完琴我再回来”。
馨儿说,“不是,就是想让妈妈陪她一下。”
我又问,“为啥?你不嫌我在你耳朵边儿叽哩哇啦乱喊?”
馨儿说,“自己总是不能把该注意的注意好。有你提醒就能想到了。”
那现在馨儿练琴做不到“面面俱到”,就是她的脑袋里还是不能把谱面上细节都照顾到,总是顾此失彼。那是我的误判?
我觉得也不完全是。要想把这些都考虑到做到做好,先细读谱,然后慢练,所有东西都准确无误时才可加速。这样做,前面很费时间。可是,馨儿想快快练完,这就矛盾了,快了就闹夹生饭,丢三落四。
总要返工修理。
练琴其实是个磨炼心性的东东,屁股坐得住,脑子不能瘫。这个跟学习一样越想快越快不了。基础打不好,后来改错的时间可要比你开始慢慢练的时间多多了。基础打好了,后面学起来会比较顺利。才能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