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刘祥老师在班级群里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名校和名医院的区别是什么?
同学们发出了各自的见解。我的大脑也为刘老师的这个问题转动着。说实话,知道有很大的、很多的区别,但真正要表达出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此想到,文字表达思想真需要硬功夫。共读之硬处在于表达者思想的高度、学识的厚度和观察问题的角度。
在想“名校和名医院之区别”的同时,还在想,刘祥老师为什么会在群里提出这个问题?引发大家参与讨论、表达观点是直接的效果产生,还有呢?每个人的思考力就是在这样的诱发之下逐渐得到训练的。
今天上午看到王宗祥、王金祥老师与刘老师在群里的对话,有把昨天晚上摘录的同学们发言读了一遍后,让我对“名校和名医院区别”有了较自己之前浅思维的进了一步的思考。刘老师抛出这样一个能引发大家思考的问题,就是“点燃教育”的具体策略。(写到这里,突然觉得,我的教育教学主张就可以叫做“点燃教育”)
名校与名医院的区别:
1.走进名校的人是学生群里学习的佼佼者;而走进名医院的人是身体群里身体的有问题者。
2.当下,名校的名是因为“考的好”,考的好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名医院之名是因为“治的好”,治的好的主体是医生。“考的好”和“治的好”的过程之复杂与不同构成名校和名医院的根本不同。
3.名校似乎是校长打造出来的,要不怎么会有“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说;名医院是因为有名医生而出名的,到医院一定是找对应的那个名医而不是院长,即使是院长,他也一定是因为专攻有术而闻名的。
4.虽然工作对象都是人,医身体与树灵魂有着本职的不同。就单纯的医身体而言,医德与医术好想不匹配也不影响疗效,而师德与教法却必须是紧密结合才是正向的教育效果。这样就演绎出名医院要的是医生的技术,名校首先应该是师德(只是当下名校的评价标准跑偏啦),所以才有了第二条的界定。
刘老师的这个问题问的太复杂啦,貌似简单,实则很深奥,深奥到组成一个团队来专门研究都需要很长的经历。
研究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研究的意识。
研究与不研究有什么区别呢?问这个问题犹如问:锻炼身体与不锻炼身体有什么区别呢?
想不动啦,好想是首次感觉到思考问题如此费劲。
附同学们班级群里的部分交流内容。这些文字也很值得研究。
王宗祥:我们急吼吼的讨论来讨论去,根本不知道出题者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讨论可以发散,但按“逆向设计”理论来思考,效率低下,我们也无法评估自己和他人说法是否朝向刘老师的目标。这是不是我们教学中的忌讳呢?
王金祥:先发散开去,才能慢慢归纳提炼。
当年的孔子教学就是在杏坛之上,很多弟子围在他的周围,抛出一个话题,大家各抒己见,然后孔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刘祥:@198027王宗祥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生成。没啥具体目标,就是写书稿时想到了为什么学校会有差生,医院却没有差病人[呲牙]从科研角度看,医院的成果在于解决疑难杂症,学校的成果本来也应该解决疑难杂症,但我们偏偏通过分流把疑难杂症都交给了低档次的学校和职业学校。
王宗祥:@刘祥谢谢刘老师的解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原来是刘老师在写书过程中的感悟呀。曾记得田玉刚老师在《新手如何才能成为专家》一书中分析了医生和教师培养方式的不同:医生(实习生)面对病人去开处方,根据病情调整处方;教师培训是拿着教材研究如何教。我想教师的培训是实习生注重教法而不是关注学法,而医坐的培训是关注对象而不是“知识”。
1.李士健:名医院能治好患者的疑难杂症,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名学校则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
2.陈家全:名医院名医多不知院长是谁,名校往往有一个名校长
3.王宗祥:名医院专治疑难杂症,名学校只选优质生源
4.陈海洋:名医院是有很多著名的医生,名学校是因为有出名的成绩
5.阮志茂:名医院可能有很多名医或某个领域(专科)突出,名学校可能是成绩比较好或者 是有某方面的特色,不一定有名师
6.谢美明:名医院主要依靠医生,名学校主要依靠优质生源
7.张正春:名医院以“师”为主,名学校以“生”为主。
8.王金祥:身体有病的才去医院,没病的,谁去那儿!
正常不正常的孩子都去学校。名医院是把几乎绝望的病人治好或减轻病痛延长寿命。
名学校只是培养出了少数所谓的名优学生,而忽略了落后的学生。
9.李艳娥:我觉得“名医院”与“名学校”的差别,不能简单的去评价,因为都是面对的人,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比较。虽然服务对象都是人,但又有不同,一个是治愈人,一个是塑造人。因为目标不同,所以过程和方式也不同。时间关系,我也说不清楚了,有时间应该细细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