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关于一个美国底层人物逆袭后写了一本关于他处于底层时的生活环境,人们的认知和精神状态,看完后,会让一直困顿在心中的一些矛盾找到答案。
他生活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住的社区里的人几乎都是从乡下来到城里打工的底层人物,他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在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他母亲也没有固定的丈夫,所以他们总是不断的搬家,而且自己的母亲一直喜欢吸毒,性情非常暴躁,经常在家里都会发生争吵打架,他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恐惧中,而他说他们的邻居,这些人的生活基本上也是如此。
在上高中时他去当地的超市做兼职当收银员,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是匆忙的人,越有可能购买熟食和冷冻食物,也越有可能是穷人。由此而感慨到:我们(穷人)当中大多数生活在挣扎之中,但我们将就着过,我们努力工作,憧憬着更好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可能大多数人都想离开这个不好的环境,但是最终作者说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钱人以及有关系的人才能离开这里。
后来作者努力的逃离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去海军陆战队当了4年的兵,然后考取了耶鲁大学法学院。在这一经历当中,他接触了很多超出了他那个阶层认知的人,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认识了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后来他明白了
社会流动不只是财富多寡等经济学问题还关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穷人相比,有钱有权的人除了钱和权还有一套不同的生活准则。
在耶鲁法学院上大二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为找工作进行谋划,在那里他的导师,教授还有身边的人,让他认识到真正成功的人是怎样去寻找工作机会的。她说他们不会去市场上海投盼着某个雇主赐予一个面试的机会。
他们会搭建网络,利用身边可以起到作用的人物进行构建。
那里的人让他认识到我们周围的人脉和机构组成的网络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他们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人,确保我们有机会并能够传递重要信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是单枪匹马作战。
良好的关系网络比勤奋和运气都更重要。
特别是文章当中有一段对于底层出身的知识分子找工作的心理描述我很能共情:①完全不知道怎么利用自己身边的机会,也完全不清楚哪些机会能够帮助实现某个长期目标。更要命的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长期目标,只想毕业,然后找个好工作。
②不懂得如何利用闲置资源,完全不知道怎么让自己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做自己,不随波逐流。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难的。
整本书基本上都是在描述他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情绪不稳定和暴力,争吵的家庭环境里,唯一能让他感觉到一点爱和温暖的是他的外祖父外祖母,是他们给了他走出去的勇气,最后他成功了,他认为大多数能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充满爱的稳定家庭做基础和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