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吴骏》的笔记(6)

笔记: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要学会看个体的需求和整体的需求,看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

感想:有的是个人的、个性化的,你可能就不用过于在意;还有的是整体的、有共性的,那你就会觉得一定存在些问题。有的是趋势上的,你看到他讲的一句话,觉得它可能成为一个亮点。

关键是你怎么判断这是个体的,还是整体的呢?

笔记:他并没有那么清晰地知道自己一定要做什么,但是对现状不满,也明白自己需要学习。最后,他摆脱不满的方式,就是去真实地做一件事情——从设计到施工,盖起一家咖啡馆。

感想:摆脱不满的最好方式,永远都是当下的行动。

不过把时间线拉长,无效的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不满,甚至会有抱怨和不公。

人需要创造价值,才能有生存下去的精神能量。

而价值创造等于效能*效率*时间。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方向*工具*努力。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沉浸在努力中,即当下的行动中,但从未想过起自己做的到底有没有意义,到底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还是有着时间性质的复利?

自己花一个小时做的事情,虽然很辛苦,但有没有想过,其实换一种方式,借助一种工具 可能只要5分钟?

行动虽然很好,但方向一定要选对,工具也要利用好。

当然一开始可能都很迷茫,不知道往哪走,也不知道选择什么工具,但没关系,你需要慢慢的去参透,在行动中找到自己。

笔记:一件好的东西,当你放了很多价值、很多体验在上面的时候,它就可以流通起来。所以你创造一个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一定程度上它是不会磨灭的,甚至可能增值。但是你为了做某件事情而去生产一堆满是堆砌感的东西,后面其实都变成了不可持续的,反倒挺浪费的。

感想:做东西一定要有价值,有体验,然后还有可持续。

笔记: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这个逻辑,就是去做系统性的构建,做价值的持续,做动态的管理,让它变成一个link and loop(连接与循环),这样在中间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再寻找下一个机会,一直这么转。

感想: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东西,而是从一个系统里面长出来的东西。

而后这个长出来的东西又会成为这个系统土壤的一部分,最后又孕育出其他的东西。

笔记:我是一个创作和品牌方面比较强的人,不太想成为总监或者带团队,我有自己的想法。从文案,到策划、市场、营销、媒体,再到杂志,我都做了,包括电台、广电、娱乐文化,大概七八年时间待了六七家公司。有本土的公司,也有外资的公司,转了一圈。

感想:以前觉得一年换一个工作并不好,因为没有沉淀,但这种主动换工作,并且一开始就是HR的,好像也还不错,按照自己的意愿,当然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之前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毕业到一家大公司工作过三五年,在里面学一些系统的知识,积累一些人脉,沉淀一些职场素养和经验。

然后去一家创业公司,当个总监,经理之类的,积累一些带人的,做决策的经验,顺便也知道一些创业要面对的问题。

然后才是自己创业。

不过当初没有人告诉我,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做,迷迷糊糊就这样快三十了。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记:新的消费品牌同过去的消费品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非常重视产品各方面的体验,新消费创业者会把乔布斯挂在嘴边,会...
    佳爷2020阅读 241评论 0 1
  • 笔记:那是准备得比较好,时间地点比较对,但这些说明不了它会长期好,因为问题会出来,一个个出来。不能去掩盖,新的事物...
    佳爷2020阅读 289评论 0 1
  • 笔记:用户体验在三顿半是至上的,视觉体验是用户跟我们的第一次接触,所以它尤为重要。设计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用户体...
    佳爷2020阅读 305评论 0 1
  • 笔记:那个产品一出来,整个策略都开始调整了,以产品为核心,不是以概念为核心。 感想:拿出实打实的产品来,不是卖弄还...
    佳爷2020阅读 205评论 0 2
  • 笔记:没打通的时候,不要做战略,不要做规划,那个很伤成本的。 感想:我要先有能力开店。一个店分为前中后,我能把前中...
    佳爷2020阅读 4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