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不成目标该怎么办?不想面对该怎么办?暂时逃离又逃不掉应该怎么办?
少年极其的痛苦,在放纵和理智间摇摆,在絮絮叨叨中痛哭,追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学习的动力?为什么人家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而我没有?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为什么进入不了状态?妈妈,你今天带我出来放松的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带我出来放松?而不是逼我去学习?………我无所适从。这个小人儿,极其的难搞,让我无可奈何。
他处在一种虚度光阴的焦虑中。而我,怕跟他产生对抗,怕他厌学,选择了让他睡到下午自然醒,选择了在期中测试前的这个周六到大姨家聚餐。而他在短暂的快乐后选择了更多的焦虑。
在这一刻,我也非常后悔,后悔自己太仁慈,确实应该逼着他去面对的。或许,在跟我的对抗中,他发泄出他的愤怒,会好很多。他说他很痛苦,想发泄发泄不出来,我说带他跑步,他拒绝了。我说寻求外界帮助,他也拒绝了。
不顾他的抗拒,我找到了他的思辨老师,希望借由她的专业来帮助到孩子。运气好到爆,她对科学这一门学科的专业具体到了哪个知识点在中考中能够占几分。
她说,氧气这一个知识点在中考中分值是5分左右,不要被平时的测试和老师的进度裹挟着走,而是要以知识点是否掌握为重点,内心要坚韧一点,目标定焦在中考,而不是某次的测试。
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应该是多维度的,在孩子找不到目标,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的时候,家长要在具体的生活中寻找到孩子的天赋,并且要刻意加以引导,让他找到自己的自信点 ,同时要在具体学科上及时帮助孩子。
她说,少年具有很深刻的深度思考能力,但是理科学习是需要聚焦的,也就是是非常简单的,理论推导出结论,但是少年的这一个特征相对来说和理科学习有点冲突,容易让他把理科学习想复杂了。这个时候,就是一定要让他静下来,某个知识点没有透就狠命刷哪个题,理科一定要通过刷题来提升。目标定焦在中考,不要用某一次的测试来给自己做结论,哪一章不足补哪里,不要轻易怀疑自己。
她告诉我,少年的共情能力特别好,他在平时的思辨风暴中,看问题特别的客观,是个很沉稳的人,具有一种温润而坚定的力量,她告诉我,这是一种天赋,虽然考试测试不出来,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让我一定要告诉他,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能力。
我跟她聊了,某个冬天,爸爸跟我在餐桌上关于狗狗的争端,爸爸因为狗狗弄脏了他的沙发要把狗狗扔掉,我在餐桌上跟他吵关于狗狗的去留。而少年不吵不闹,吃好了饭,自己去给狗狗做了个更暖和的窝,来吸引狗狗,让狗狗不要去爸爸的沙发。最后,狗狗不去爸爸沙发了,爸爸也留下了狗狗。她非常赞叹孩子的解决方案,说这就是孩子的天赋,要求我,如果被孩子感动到了,要在具体的语言中表达出来,家长感动的点在哪里?这就是引导。孩子可能是无意中做出这种选择,而我一定要在具体的语言中加以明确,让他对自己优势越来越明确。我感动的点在于,他不吵不闹,给足了爸爸面子,不在语言上争论,而是积极思考,快速用具体行动来解决问题。
学科的起伏不定,让孩子极度没有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作为家长,要具体分析,切实帮助到孩子。同时要在具体生活中,帮助他找到自己的优势,语言点评要切实到位,让他认可自己,从而找到让自己坚守的力量。
期间耍了小心机,接电话的时候故意按了免提,让少年听到了对话。虽然少年还是排斥我,但是感觉他听了对话,安静了很多。跟我说,明天他希望自己可以恢复正常。
但愿吧,亲爱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