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读余华,前一夜的无限感慨在漫长的酝酿之后变成了早晨脖子的剧烈疼痛,我睁着眼睛,回忆故事的结局,发现每一个字都震撼人心。
第一次接触余华是在几年前,还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夏风清爽,去新华书店,在一排排的畅销书里面,一本《活着》格外显眼,只是那时的我并不懂得文字的力量是让人回味和思索,而不仅仅是感动。那时候看的是张爱玲,带着少女特有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觉得那是一件美好又幸福的事。还是随便翻了几页,看到的是作者用成熟男人的思维去探索小事情,觉得索然无味,便早早放弃。
也是心血来潮。
前段时间不知是身边的事太过繁杂让我懒得整理思路,还是内心因为知音难遇而走向空虚,我又想起了余华。《活着》看了两遍,看得很认真,常常因为太过投入而忘记吃饭,被感染,被折磨,被各种奇怪的想法不断冲击,有时候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记得有庆死的时候,正在听一个演讲,身边人惊讶地看着我眼泪流了一脸。算是比较重口味的文字,但是字字真实,让人心寒。不专门去写亲情友情爱情,只是简单的叙述了一件事,就像讲故事的人轻轻轻轻,坐在能遮住大片阳光的大树下,向人说起自己那艰辛惨不忍睹的过往。而事实,恰好也是这样。直到结束,终于明白余华为什么会将这部作品取出这样一个沉重的名字。生命本来就值得人努力去追寻,不放弃。活着,哪怕很痛,因为那才能证明你灵魂的伟大。“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后来真的开始认真体会这个作家,第二本书是《内心之死》,没能继续看下去,并不是对余华文笔的否认,纯粹是我个人的小习惯在作祟,从来看不下去短篇的随笔杂文,虽然自己心里有话时写的最多的就是随笔。
或许是当时的自己内心也足够压抑,无处释放的情绪不停累积,在我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又想起了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就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暴怒的咆哮中得到极致的发泄。本以为书中会有很多我所想象的对生活不满的咒骂以及抱怨,可主人公却一直都是软弱的逆来顺受。不过能够让我共鸣的是我和他一样经常被透明化,我们有着同样多的孤僻想法,从来不愿与人多说哪怕一句话,我们都是无足轻重的人,在自己的小团体里面孤独的生长。我们都对身边的光环人物充满羡慕,可自己终究一事无成。我觉得,小说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成长的所见所闻,任何一个故事,只要有了历史背景的衬托,就开始变成巨大的悲哀。说生就生,说死就死。好就是好,灭亡就是灭亡,没有那么多复杂,所有的都是平淡的走过,也不用刻意去描述。大家都有自己的世界,互相交错,哪怕有时候命运的手会无情地推着我们。我无所谓,对一切都无所谓,也会有人跟我一样,就像孙有元,蹲在墙角,抽自己的烟,坐在高高的桌子旁边吃没有菜的饭,过得苦不抱怨,过得好……好像也就那样。
文字即生活,真正好的作家,是不会矫揉造作的,他们只认真写内心的故事,还是喜欢真诚,喜欢坦然,喜欢将每一笔每一划每一个标点符号书写得不偏不倚入木三分,这样的作家还会有的,我相信,就像余华,就像陈忠实,或者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