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购入的书,一直没读。
上周末,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通宵读完了,48万字。
之所以半天一夜里读完,故事性强,引入入胜,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小说对于集权帝国官场的描写,深刻、合理,颇值得玩味。
无怪乎,王副主席要推荐此书。
一些精彩内容,还值得再读一遍,尤其是一些对话的段落,很能显示作者对人性和官场的精准把握。
比如,陈廷敬刚到大清的印钞厂宝泉局上任,就对同僚宣告“我今日指天为誓,不受毫厘之私,愿与诸位共勉”。
短短一句话,看似冠冕堂皇之词,内涵却非常丰富。
表面上看这是唱高调,但对于印钞厂的这些官员,他们都明白,他们这些人哪个不谋私。
这说明陈廷敬在奉旨查办钱法之前,已经对相关机构的贪腐问题有性质判断。
此言一出,既是向因循官吏发出的警醒信号,也是申明自己的立场,与那些问题官员进行切割。
听到这样的话,聪明的下属自然会察觉到异样,接下来就知道该早怎么行事了。
不聪明的,像“稍欠精明”的新上任郎中监督许达,就没有体会出钦差大臣这句话告白的深意。
最终屁股还没坐热,就当了钱法案的替罪羊,流放伊犁。
还有陈廷敬与康熙扳倒明珠的对话,他一边揣摩康熙对明珠的看法,一边一步步火上浇油,激怒康熙的憎恨,最后自己全身而退,让康熙主动提出不要他出头来参明珠。
这些对话与细节,把一代睿智帝王,一个谋略超群的宰相,生动刻画出来。
合上小说后,我百度了书中几位与陈廷敬恩怨纠葛的重臣,徐乾学、高士奇等。
从史实来看,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无一不是文才斐然的饱学之士。
主人公陈廷敬自不用说,是个很有成就的学者兼诗人。
平生笔耕不辍,主编《康熙字典》,著有五十卷《午亭文编》 。
老领导康熙夸他的《午亭文编》“拟诸姚房李杜”,所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积字累句之学所能窥者”。
就连监生出身的高士奇,也算得上一代文坛巨匠。
他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
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江村销夏录》、《扈从西巡日录》、《经进文稿》、《天禄识余》、《随辇集》、《北墅抱瓮录》、《左传国语辑注》等。
他贫寒出身,靠书法得到皇帝赏识,并凭借多才多艺,深得康熙信赖。
另一位与陈廷敬“相爱相杀”的徐乾学,同样也是一代大文人,主持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读礼通考》,著《憺园文集》三十六卷。
家里有座藏书楼叫“传是楼”,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之一。
康熙一朝的这些重臣,即便正邪各异、结局各不相同,但是在文才和干才上,都堪称人中龙凤。
陈廷敬在查办钱法一案中,体现出的精明、务实、谋略、手段,真有现代企业家的精神,干实事的态度和方法,绝非不通世事的腐儒书生所能有。
陈廷敬,得到一代明君康熙“宽大老成,几近完人”8个字评价。
或许,也只能在学问上做到极高,在干事上做到极致,才能位极人臣,且得以善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