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二):焦盖烧饼

吃过了红薯面条,接下来回味另外一种特色美食——焦盖烧饼。

网图


第一次吃到焦盖烧饼,是我到镇上读中学以后。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很少有外出离家的机会,自然不曾尝过外面的美食。初到学校,家里还未送粮食换得粮票,只能暂时跟着哥哥去街上吃饭。早饭和晚饭吃的什么已记不清了,唯有中午的八宝粥和烧饼夹串记忆犹新。

烧饼就是烤出来的焦盖烧饼。做法是用发好的面,先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再拽下一小点蘸上食用油包裹到剂子中,揉成光滑的面团,师傅用熟练的手法擀成巴掌大小的圆饼,用圆饼的一面放到盛有芝麻的箩筐中沾上一层芝麻。

接下来把面饼放到自制烤炉的铁板上先加热定型,待面饼鼓起成型后,再放到炉子里用火烤,直到两面烤得焦黄,烧饼就做好了。刚出炉的烧饼要放置三五分钟,再下手去拿,否则容易被烫伤。买的时候如果没有放置好的,师傅一般会让等上几分钟。

待烧饼不烫手了,就开始夹豆腐串。豆腐串都是用卤料提前卤好的,特别入味。因为之前中间加了一小块带油的面团,烧饼特别容易掰开,中间那个分层可以单独取下来,带点油香。把豆腐串夹进去,喜欢吃辣的再抹上点辣椒油,拿袋子装好,烧饼夹串就到手了。

网图


喜欢吃焦脆的,当下就可以开造了。我习惯把袋子系紧,利用热气把烧饼捂软,吃起来不那么扎嘴。那烧饼麦香加芝麻香,再附带卤味豆腐串和辣椒,味道简直不要太好。它不但味道好,个头也大,手掌伸开那么大的圆饼,厚度堪比寻常插线板。一个烧饼加碗八宝粥,就能吃到饱。

这样的午餐持续了十多天,直到回学校食堂吃饭才结束。以后逢周末想吃了,偶尔再去买个解馋。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夹的东西也丰富起来:辣条、鸡蛋、淀粉肠、午餐肉、牛肉酱……不管夹的东西怎么变,烧饼那焦香酥脆的味道始终不变。不管什么时候回家,有机会就买个来吃,填补一下思念的空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