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与思绪整理,稍有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掌握理论知识不代表就会应用于实践,其中对情绪的控制最难。
为了做事互不干扰,提高专注力,我把每天的时间分块处理,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但是思绪总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打扰,尤其在午休或者早晚在家的时候,微信消息的铃声能吓得我心惊肉跳。
我还发现,现在的人们太多以自我为中心。在路上开车的,骑车的,走路的,把大马路都当做自己的家,不管不顾地侵街占道,一点点的文明都不讲。我保持一个方向走直线,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卡在我前面。而且理直气壮的,我要是多埋怨一句能怼回来十句。
脾气是永远发不完的,只是这些行为打扰到我了。难道我还要保持微笑,做好自己,一点火都不发?
所以回到最初的结论,懂得道理,不代表能真正应用。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我只是把这些不满意放大了。仔细想想,除了上面例举的,其实很少能让我生气的事。与正常的情绪相比,难以接受的事被自然地放大,变得更加突出,因而带动了我的情绪化。
情绪是一面镜子。别人对我的态度,他们与我吵、发脾气。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如此。当我不满时,第一句必然是抱怨,对方听到后会觉得我这个人不讲道理,然后把情绪再发泄到我身上。事实就是如此,每次都一样。
情绪的起因是我并没有先表达我的善意。自己的压力不会缓解,发泄给对方,让对方去承受。这么做是不对的,任何人都没有义务来承受我的压力。如果我以微笑面对所有人,对方也没有必要对我恶语相向。如果我冷若冰霜,如何要求对方春风拂面?
目前情绪的波动太大,修行之路还很长。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缺点,表达情绪之前要停几秒,少说话多做事。希望自己早日能放下一切不好的情绪,做到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