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的三位老外学生选择了分手,其中一对是我共同的学生,还有两位是和各自的女朋友。
第一对,是爱尔兰小情侣,开始上课的时候,看着他们男生帅气女生美貌的高颜值组合,满心里都欢喜地开出花来。
男生的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中文老师,因为女朋友不能一起学习,他们专门自费来学中文。
记得那时还追问了一句,你们是在国内认识的还是来上海以后在一起的?男生骄傲而自信地说了一句,是在爱尔兰。
可是仅仅一个月后,女生给我发消息,说她搬出来了。
他们在一起七年,分开的原因是,价值观不一致。异国他乡,一个女生为了七年的男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月后却因为价值观而分手,那么,之前的六年零十一个月,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都随风消逝了吗?
无独有偶,第二个学生,英国帅哥,和他的保加利亚女朋友,相恋四年半,结果因为异国恋而分手。四年半的美好岁月,也抵不过空间的距离。
第三个学生,法国帅哥,和他的中国女朋友,没有了价值观和空间的差距,分手的理由貌似是,男生觉得女生和别人暧昧。
短短半年,分手了三组学生,我难道是分手老师吗?
分手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曾经我也认为例如见过父母,就一定能走到最后。殊不知,到了婚姻的最后一道关口,被父母拆散的比比皆是。而更多的,往往不是父母,而是彼此内心的感觉。到了即将走入围城的那一瞬间,突然犹豫,这个人,是否值得我托付一生?其实这样的犹豫聚焦在了那个点上,之前很多很多的细枝末节,而结婚的这个态度,最后那句"I DO"的承诺给出的决心,往往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我的信仰不是佛教,但在感情上,的确见过了不计其数的名人,和无数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每一段感情,开始的时候都是心头好,是彼此的两情相悦,是眼眸里最珍贵的珍珠,没有谁不是朝着开花结果而努力。
只是渐渐地,情深抵不过缘浅,爱过,却没能在一起。
世间情,还是更期盼一个happy ending, 我爱着你,你刚好也挂念着我,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待我,始终你好,那么,相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