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这是谪仙人李白对杨妃的描述。他将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明艳,贵妃的容貌也若这花容,倾国倾城。
任时光流转、沉淀,一些人、一些事都已随风烟散去。然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却依然为人称道。因为贵妃的美貌,因为玄宗的宠爱,更多的是因为《长恨歌》的描绘,为我们描述了世间最美的爱情!
大诗人白居易婉转铺陈,将唐明皇和杨玉环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诀别的故事娓娓道来。他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但是,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妖猫传》却将《长恨歌》的美好爱情撕裂了。 在影片中,贵妃的死成了玄宗的策划;他的朝思暮想、忧思过度成了妖猫复仇……
故事从皇帝暴毙、妖猫作乱讲起,却早在三十年前便已发生。空海与白乐天踏上的探险之路,也从这里开始,亦在这里结束。
他们既是为了查案,也是为了追寻自己梦中的大唐。
空海梦中的大唐是所谓的“无上秘法”。他以驱魔师的身份远道而来,一心求法。可却败在了幻术做的西瓜手上。
白居易梦中的大唐是他的《长恨歌》。他渴望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得到肯定 。所以,他宁愿被贬为起居郎,只为在皇帝身边收集更多的资料。其实,他的诗早就写完了。可是,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妖猫在屋脊上吟唱“云想衣裳花想容”。引导空白二人联想到三十年前贵妃死亡的真相上来。电影大幕拉开。
空白二人根据生前爱慕贵妃的阿部仲麻吕的日记一步一步揭开了贵妃之死的真相。
不错的,玄宗才是最大的幻术师。为了帝王的面子,他终究是舍弃了她。或许,他从来都没有爱过她。他对她,或许就如同他对他的猫。得意时,它锦上添花;失意时,便弃如敝履。
他是人间高高在上的皇。他要始终如一地维护他的威严。就算他知道安禄山早就逆反之心,他还是要假意和洽,与他击鼓相迎;就算他知道阿部垂涎贵妃,他也不会治他的罪,只在他面前向他宣称“贵妃永远不会是一个人。”因为他不屑,这就是他皇帝的威严。
花萼相会楼的极乐之宴极尽豪奢。玄宗心中的大唐怕就是这无尽的奢华和无上的权力吧!但是执着的白居易却以为玄宗是那个宁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痴情人。可悲之极!其实,白居易心里是不信的,不然他就会在之前将《长恨歌》公诸于世了。可是,他还是甘愿为唐明皇和美好的愿景孤注一掷。
贵妃心中的大唐却是爱、满满的爱。她年纪轻轻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命运。可是,她却心甘情愿配合自己的爱人做完自己的梦。这个梦关于爱、关于自己这一生的情。
贵妃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帝王、遣唐使、白鹤少年、安禄山和多年以后仍然念着她的故事的白乐天的爱。但同时她又是最不幸的,因为她爱的这个人可能根本没有爱过她……
她转身背对玄宗,屏息凝神,她要接受早已预见的命运。明知那是哄她赴死的骗局,却还是坦然地喝下毒酒,配合君王的演出。幻术闭气、白绫勒脖、棺中封死……又苏醒,最后在身蛊毒的咬噬下孤独地死去……就算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口口声声说爱他的男人骗自己去死,可她还是将自己的一缕青丝给了他。我想,她是想告诉李隆基,你让我去死,我也愿意。因为爱。
电影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就是白龙。
白龙梦中的大唐就是贵妃。因为贵妃的一句话,他就觉得她是这世间最美好的女子。漂亮、善良。他爱贵妃胜过爱自己。
可是,他也救不了贵妃。一切都来不及。
他坚信,贵妃会醒来,他要陪着贵妃。他宁愿自己死也要将贵妃体内的蛊毒逼出来。这就是他,白龙。一个心系贵妃、凡事以她为先的男子。他不像阿部选择了隐忍,不像安禄山选择了权力,更不像玄宗选择了生命与江山。但,他像三十年后的白居易。我总觉得,白龙就是三十年前的白居易,白居易就是三十年后的白龙。他们同样相信爱情,心系贵妃。
这个翩翩少年目睹了贵妃的枉死,自己被迫栖身猫形,又怎能不愤怒?
可是,一切终归是要结束的。
白龙死了,可他实现了他的梦,他终于可以生生世世守护着贵妃。
空海也得到了他的无上密。
白居易也实现了他的大唐。《长恨歌》的故事虽假,但情却是真的。不过这故事的主角是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