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反复形成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问题本身,以及带来的可怕后果)
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拖延症,显性拖延和隐性拖延都不少。就拿大一上学期的学习生活来看,每次上晚自习之前我都要玩玩手机,这是最明显的显性拖延。我知道该写作业了,可我还是要继续看手机。一看手机就停不下来,以至于不得不在开始看书学习的时候有点心不在焉。隐性拖延是在我显性拖延之后,开始想看看书看看文章,以至于真正开始完成作业总被拖到交作业之前。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上述一直拖延我的完成作业,其实本质上是对学习的拖延。不光是完成作业拖延,学习课本知识也是拖延的。老师课上一直讲原则,原则是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将全面思考得出来的最佳选项。一直拖,尤其是我的显性拖延源于不行动,只是在脑子里想想没有具体行动才很容易导致拖延。如果目标明确,直接开始做,可以引导我继续前进,提供动力。类似于先让自己强制上道,然后让自己一直向前。这样不至于连道都不上。
基于此,我形成的原则1是:想到要做的事,就先去做,再思考怎么做才能更好,不至于想来想去就不想做了
针对我的隐性拖延,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需要制定计划并保证执行力。执行力最重要,怎么说怎么想都是空的。但是治好隐性拖延比较困难,很多时候需要外部帮助。需要外部施加压力来“逼迫”自己有很强的执行力,这个外部压力也可以是竞争压力,但很多时候人往往很会安慰自己所以常常主观让自己形成隐性拖延。
基于此,我形成的原则2是:接受外部施加的压力,让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己前进的推手,提高主观能动性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原则1的检验:
检验时间:2023年4月2日星期日晚上6:30
检验地点:晚自习教室
检验方法:到教室后我就把手机放好,让自己直接拿起高数书开始看,开始学,不想其他事情。发现其实不玩手机也能好好学,不是要玩够了之后才去学。很多时候时间就被这样的显性拖延磨没了,就浑浑噩噩地度过大一。原则还是有效的,至少我完成了当日的目标
原则2的检验:
检验时间:2023年4月3日晚自习
检验地点:晚自习教室
检验方法:以前是晚自习一个人坐在一个桌子上,难以保持专注力。于是我与一个关系较好的同学达成协议,互相监督。晚自习开始后把手机交给对方保管,然后两人开始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在晚自习结束后回宿舍的路上分享完成状况。在晚自习时,明显能感受到压力,不敢去拿手机,也不敢发呆。这样具体的外部压力,确实能“逼迫”我专注于要完成的任务。原则二还是有效的,虽然检验次数目前不多。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原则1、2都是我自己有效,但是检验的时间和次数还是太少,目前也只是适应我现在的状态,以后一定会有优化。还有我原则1、2还要应用于生活其他方面,比方说阳光长跑等等。下次检验是晚自习,方法是记录思考和感悟。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原则形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