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写作的第25天,按到二八效应的话,最后20%的时间是最难的。如果说一开始的失信分。到后来的是熟悉再后来的是惶恐。那么最后的几天,我想就是倦怠。人做事情最害怕的就应该是倦怠吧。因为无论是之前的兴奋,惶恐,还是其他的感情。我们骨子里都是希望能把这件事情做完,或者做好。嗯,如果倦怠的话就有点心如死水的感觉。我想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感也很简单,因为我在参加这场活动的一开始就。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知道我究竟为谁而写。
你说真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吧,实际上也不是。因为我写的文章到后来渐渐的都是一些自己所熟悉的文体。
你说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浏览,简书并不是一个高浏览量的地方。实际上能够来看自己写作的人非常的有限。
真的是为了寻找一片净土,能够安心写作吧,实际上也不是。因为如果真的想安心写作的话,一个人默默地拿打开本子去写日记就可以了。
似乎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都是因为看到了当初那篇简书的推送,脑子一热交了保证金也就参加了。
因为没有具体思考好究竟,为谁而写,为何而作。正是因为有着各式各样的想法,
想有人能够陪自己写作,
又想能够参加活动,提升自己写作水平又不想受到太多的干扰。
在以后的时光里边,我会更加谨慎的,更加严谨的去参加每一项活动,要知道自己究竟希望得到什么,在作出自己的选择。
实际上这个又涉及到另外一个命题,就是我们究竟如何看待理性,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讨论过这个题目。非理性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有怎样的意义呢?或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选择是否都一定要100%正确呢?实际上这个问题会高于我刚刚之前所思考
有时候我会觉得,人就是需要有一些冲动,有一些非得现在选择这样子,你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的多彩。
真正让你去面对这样子冲动的选择的时候。嗯,其实也会有些许的后悔。因为的确你可能有更多值得去做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事后诸葛亮及时当起来都非常容易,难的是在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你就要做出选择。实际上这个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原理,叫无知之幕。
仔细思考下来,感觉自己的哲学知识需要大幅度的补充,因为很多事情,往深了讨论,都是一些方法论的问题,或者哲学的问题,如果说你没有方法论或者没有哲学的思考。那么深度将会很快的遇到上限。
也不知道大晚上又在说些什么,罗里吧嗦的就写了快1000个字。我知道简书的朋友们还有多少人在坚持,如果看到我的文字的话,说明我依然和你们在一起,我依然在坚持着活动。祝大家都能够完成30天的挑战。就这样,晚安。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