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起产品这个词,都会想到具象的产品,比如互联网产品(各种软件、app)、商场卖的东西(衣食住行),自然产品思维,也就是如何设计、生产这些东西。
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跟别人讲自己的工作的时候,都会从具体实现什么功能,优化什么操作体验讲起,但也会陷入一些固化思维里面。
近期听到这个“产品设计”,让我惊叹其简单易懂、又效果拔群。
这个设计来自于恰恰瓜子,作为全球化的企业,各地大大小小的零售店都能看到恰恰瓜子的身影,这现状已经让我惊讶,就像看似不起眼,却已经影响些全球各地。为实现这个结果,恰恰想个一个小机制,愿称为这个产品设计:就是每箱恰恰瓜子,都会在里面放五块钱。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推动些各种各样的零售店老板去拆恰恰,然后让它上架。而我觉得惊奇的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五块钱,把握好了那个度,既不多也不少,不多就是相比于一箱瓜子,并没有占多少钱,不少则相比于“拆开”这个动作,报酬可谓不少。
可谓是既把握好了用户的心理,又考虑了roi,实现市场覆盖率的最大化,可谓是多赢,而这不就是产品的底层设计思维吗?
如何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而投入最小的成本,一个巧妙的机制就能实现。通过这个故事,让我对于产品、产品思维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不要给自己设边界,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