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我国最著名的四部古典章回小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作品,并且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一直影响这我们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殊不知其实四大名著之前并不是四大,而是七大名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七大名著会变成四大名著呢?
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七大名著分别是“四大名著”加上《金瓶梅》、《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为什么要将《金瓶梅》、《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三本书剔除掉呢?
《金瓶梅》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著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它突破了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多方面有着开拓和创新的意义。
但是《金瓶梅》有很多情节比较色情和露骨,很多读者不理解书中的深意,只看到了表面上的黑暗之处,这一点影响甚至不好,清代时期,《金瓶梅》惨遭被禁,也就从名著中踢了出来。
说起《儒林外史》,最著名的当属入选中学课本的《范进中举》,不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知道了《儒林外史》乃是一部讽刺小说,书中主要写的就是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从而反映出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不过《儒林外史》现今地位极高,在世界汉学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早年间就被翻译为英、法、德、日、俄等国多种文字,成为了一部世界级名著。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这句歌词是当时1986年《聊斋》电视剧的主题曲,这首主题曲成为了电视剧经典歌曲,而电视剧《聊斋》就是根据《聊斋志异》所拍摄的。
想一想,蒲松龄在康熙年间就写完了《聊斋志异》,为何等到乾隆三十一年才得到发行呢?若不是蒲松龄的朋友坚持,这本书早已失传,这显然是书籍不能进入当时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