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锻炼与反复反弹之——不可不说的秘密
01
距离上次的密集锻炼至今已经有半个月之久,说起来停顿的原因,是因为要斩获一项跟职业技能有关的从业证书,权衡之下我暂停了写作和锻炼这两项比较耗费时间的坚持。
都说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
学习和坚持也是如此,一旦给了自己放松的借口,便有些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为了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停笔和停止锻炼的时间是5月12日,考试是在6月4日进行。
6月5日对我来说相当于长征结束后的解放日,靠着要学习考证的缘由,我的体重成功突破了三位数+,这对于身高不占优势的我而言,无异于一次改头换面的不成人形,因为长期不运动,我身体里的毒素结成了一个个红色的小疙瘩爬上了脸颊。
看着堆积在自己腰腹上的游泳圈,重新开始跑步健身的想法不止一次的出现在脑海里,可懒惰的思想已然让自己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相对舒适的区域,吃了睡,睡了吃,看剧唰手机,随心所欲的躺着坐着过生活,并不断的宽慰自己,前段时间那么辛苦的学习,是时候给自己放松一下。
在《自控力》一书中,凯利.麦格尼格尔对这样拖延行为是这样描述的:今天犯错,明天补救。
我们有时候总是会给自己的今天找一个可以为不努力开脱的借口,比如明天复明天,实际上这是一种“许可逻辑”下的容忍罪恶,当我们知道明天还有机会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会很容易的劝慰自己放下今天。
这种潜意识的道德许可,会让我们比平常吃更多的食物,在毫无节制的高热量美味垃圾食品的轰炸下,瘫坐在任何可以歇息的地方,美名其曰反正还有明天。
这样的自我容忍,最直观的结果便是连日来的无所成就。
该减重的地方依然源源不断的积累着脂肪,自制力失手,自律防线被一点点侵蚀坍塌。
也有可能是昨天锻炼了,今天就松懈了,在“道德许可”的奖励下,会认为昨天自己的行为应该得到赞赏,奖励便是今天或者延续到明天后天的放松懒散,甚至是一份压抑已久的美食盛宴。
那怎么来转换这一思想呢?
其实,这种“许可和容忍”犯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行为。
我们锻炼的初衷是为了获得更健康的身体,而不是错把“锻炼”当成了目标,一旦今天锻炼了,目标实现了,明天就放任自流了,锻炼应该是达成“健康塑形”这一目标的手段,期望的体重仍然是需要努力实现的远大目标。
任何破坏这一目标的行为,包括偷懒和暴饮暴食,都是一种对期望目标的阻碍,应该保持十二分的精神来抵抗这样的诱惑,那么跑步健身不再是可以允许自己偷懒的理由,今天是今天,明天是明天,两者毫无区别,并不能相互赎回和拯救。
很多人在减肥塑形的道路上,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使劲儿的折腾了身体,运动加忌口,那么辛苦的锻炼,为什么还是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这句话单独来看,确实是一个令人疑惑,甚至会怀疑“锻炼=减重”这个命题的真伪性。可是,减重就是消耗脂肪,转化肌肉,锻炼搭配合理饮食这是被无数人证明过的科学方法,并没有错。那么出现差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曾经看过一个BBC拍摄的关于肥胖人群的生活记录片。
其中有一个体积庞大到出门会卡,走路虚喘,找不到合身衣服的胖姑娘,在实验前提要求下,采取减少食物热量的方式来控制体重。
姑娘减肥的决心很大,很配合实验,早上果汁加全买面包,中午蔬菜沙拉加水果,晚上的菜单同样低卡又清减,但一段时间过去了,实验人员再次提取她的数据,却发现她不仅没有减重,甚至比以前还胖了一圈。
在《自控力》这本书中,也有个有趣的实验,看过之后,或许会窥得其中的秘密。
为了迎合市场,麦当劳特意退出了几款健康素食食品,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行为反而引起了巨无霸销量的暴增,实验人员便模拟开了一家餐厅,并在菜单上做了些手脚,全是高热量食品的菜单和加了健康沙拉的特殊菜单,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到特殊菜单的人反而对一些油腻高脂肪的食品趋之若鹜。
这个实验真实的可怕,因为我也常常犯这样的选择误区。在菜单的选择上,明明脑子里想的是清汤蔬菜,可最里面报出来的菜品名单却是,我平日唯恐不及的油腻煎炸的食物。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对完成目标产生一种自我良好的满足和兴奋感,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宽容和许可’,在自认为达成目标的情况下,便可以相应奖赏一些被压抑和禁止的放纵行为,比如锻炼过后的食欲大增,比如坚持了几天的清汤素食,随后的暴饮暴食。
菜单上可供选择的健康食品会让你产生一种目标达成的假想,会瞬间减轻你选择的压力。
当选择健康食品的压制减轻,对不健康食品的欲望就会暴涨,继而很容易就选择高脂肪含量的垃圾食品。
那个纪录片的姑娘就是如此,当她选择鲜榨果汁和全麦面包的时候,她会给自己奖励更多含糖量极高的果酱,当她选择水果加蔬菜的时候,她会允许自己给上面撒上厚厚一层巧克力豆和奶油,甚至比平常更多的食物量。
她潜意识认为,已经食用了低卡食物,实现了既定目标,便给自己不断补偿和奖赏,比起以前三餐荤素搭配,甜点配餐时的有所顾忌,更加肆无忌惮的放任自己的食欲。
显而易见的,她比以前更胖了。
这就是身体跟你的意志力玩的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立志减肥的姑娘小伙们一定要冲破迷障,认清自己的目标,不是锻炼也不是忌口,而是为了健康而有型的身体。
试着逐渐减少行为的变化性,把今天的每一个决定都看成是对今天每天的承诺。
明知道做一件事却拖延不做时,不要问自己“想今天做还是明天做?”
而是要问自己“是不是想承担永远拖延下去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