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最近湖南卫视热播的一部当代法治案情剧,该剧讲述了新时代法治人在司法道路上不断开拓,诠释人民法官使命担当的故事。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对“底线”这个词的解释:指最低的条件;最大的限度。师者的底线在哪里?
我是一名初中住校生的班主任。我的学生每周星期天下午返校,第二周五下午回家。在这期间,班主任成为学生在校的管理人。管什么呢?管吃、管住、管学习......遇见学生的棘手问题,也会联系家长协同处理。周末,未成年学生由家长,也就是他们的监护人全方位监管。因此,我们深知这里有一条底线是做好学生的管理人。
“肖老师,你们班的XXX和我们班的这个同学一起,周末去酒吧!抽烟!喝酒!你空了把那个女生带过来一起教育一下。”隔壁班的班主任发来的消息,每一个标点符号里的内容都像手榴弹一样砸过来。
我们每周五放学前都有安全教育,经常都会给学生们讲未成年人不能进入娱乐场所,不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之类的注意事项,也会将这些内容一并提醒家长。可是,她还是去了。还记得,开学第一周周五放学前我才就此问题专门和该生家长联系过。我还曾建议孩子妈妈回家,就近找工作,孩子爸爸要留心孩子的人际交往得到问题。可是,她还是在周末外出去了!周末,家长的监管缺失,班主任也要去管吗?我的说教,我的提醒,显然是无力的。既然知晓了,我还是找了该生谈话,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给她讲明了此举可能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并告知了家长所有情况。也许,下一次,她还会去。师者,在周末的底线是犯错前提醒,犯错后疏导,协助解决问题。有时候想过周末自己带这个学生,但是爱生如子的前提也要为自己留后路。
由此事一并牵连出来的还有两个同学的不恰当人际问题。我们班的某男同学声称自己为了帮助隔壁班女同学解决另一个男同学对她有感并追求她的问题,所以他和女同学商量好彼此对外以男女朋友互称对方。这番说辞的真实程度有待考究,两个不是一个班的同学,之前也不认识,只是最近才在学生私自建的学校学生群里认识。由于我们班的同学是男生,家长会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的孩子不吃亏。因此觉得是件小事,让老师多多关注。
教育无小事!我记得早些年也是因为学生早恋问题,老师将问题反应给家长后,双方家长粗暴地拆散了热恋中的两人,男生转学,女生被父母暴打了一顿后,跳楼殉情。当然这两件事并无直接的关联。如今的这两个人的关系还不能确切地说是早恋。师者的底线是告知家长孩子的情况,并给出一定的参考建议。
有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在班上学生那里投入的心血可以再多一点点。可是事实上,我已经投入了我可以做的全部精力。确实有不称职的父母,但是我终究不是学生的父母,有的问题我不能越位。学生的家庭问题,老师不能去管,老师只能告诉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父母的关系。周末的教育我不能包办,要管也管不过来。拒绝家长无理的要求,就是对家长最大的尊重。我的底线是做好一个老师的本职工作——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向前,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