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里新来了个师妹。虽然是刚来不久,却非常自来熟的和组里的师兄师姐们打成一片。
每次看到师妹都是很热情洋溢的样子,让人喜欢。
想了自己在这个组里待了整整一年,却还是和大部分人没有熟络起来,心下觉得十分羡慕。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和别人混熟呢?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呢?
我不仅难以和刚认识的人短时间内混熟,就算好不容易混熟了,也很难在与对方地理距离离得远之后再继续维持那样的一种亲密关系。
因此每次看到外向开朗活泼的人,我心里都是极为羡慕的。
但始终觉得自己变不成那个样子,过多的社交会耗费我本来就所剩无几的精力。记忆中仅有的几次大型party聚会精力,参加完后并无一丝喜悦,感受到的只有疲惫。
所以羡慕归羡慕,但是可能现在这样的状态更适合我吧,拥有几个密友,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有平时可以倾诉的对象,我觉得好像也足够了。
不提这个了,昨日托遥遥的福,第一次尝试了榴莲的滋味。
吃榴莲的地方叫做“阿诚榴莲”,貌似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小店铺,虽然深藏在一个像菜市场一样乱糟糟的地方,但是刚去到就发现等着买榴莲的人排了一条长队。甚至还有来游玩的中国游客专门打车来这里吃榴莲的。你就算在菜市场外面都能闻到那股榴莲特有的气味。
我们点了两粒D24榴莲还有两粒猫山王榴莲。店员和我们说D24味道偏苦,口感没那么重;猫山王味道很甜,但是口感比较冲。
其实我本身是不喜欢榴莲的,因为它......真的很臭。想起阿周来新加坡时我们一起住的酒店,旁边便是一个榴莲摊点,每次回酒店闻到榴莲味我都忍不住掩鼻而行。
但是因为此次遥遥提议,我便也觉得,既然来了东南亚, 应该尝试一下榴莲的滋味,免得回去跟别人说自己这几年在东南亚一口榴莲都没尝过,这多丢脸。
真正开吃的时候却是震惊到了我。我本来以为榴莲的果肉会是像芒果那样的硬度,触摸起来是硬绷绷中带着点软糯。可我万万没想到榴莲竟然是这么的软,软到让你感觉用手抓起来的过程中它随时会瘫下来,再继续分成几块。榴莲的果肉就好像界于液体与固体之间,虽则有形状,但却软塌塌的,就好像液体一样会流动,如果不是里边还有果核,我认为榴莲的果肉连形状也是撑不起来的。
刚入口,不需要牙齿怎么用力,果肉便化在了嘴中。一股似甜似苦似酸却又带着点酒味的味道就这样散开来,刚开始,我以为我在吃一块乳酪,过了一会,乳酪的味道化成了糖,再过了一会,又仿佛在品酒,并且还带着些许松露的气味。猫山王的味道比D24的味道重些,甜度更高,但同时酒味也更浓。
算不上好吃的味道,但是却非常非常独特。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吧,完全打破了我对榴莲以往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