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说一下我对有关于生命的看法。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延续了几千年,先人从部落时期开始有了创造的能力和智慧,他们因为打雷引发的大火中发现熟肉,于是从吃生肉变成吃熟肉,发现无法食用的兽皮可以御寒,于是从衣不蔽体到使用兽皮包裹身体,然后顺应天气变化进行迁徙。
在花费漫长的时间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打的猎物如何计数?大的小的猎物如何分辨?于是相应有了结绳记事,大小不一的绳结表示大小不一的猎物。然后有了装东西的陶罐,泥的塑造性可以让它干了之后变得坚固,这样保存的肉不至于被苍蝇昆虫乱爬。同时还有石碗等,这些应运时代而生的产物。
至此,人类开始有组织性的生活,抱团取暖,聚集性生存。温饱之后是创造力最蓬发的时期,先人们制作了各种器具,有了各自的手工业,有了祭祀文化。
人类用他们的创造力慢慢摸索,从无到有,时至今日,高楼大厦,飞机大炮,汽车电灯…文明的力量生机勃勃,在各行各业都有了对应的人才和发展之后,新出生的人就可以选择喜欢的行业进行发展,自由的是,并不会有人强制要求你非得做某一个职业。我们把这样的想法叫做“梦想”。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年龄找到自己的梦想,这里指的是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因为这个年龄差不多就是学生正式毕业踏出校门的时间(更早踏出校门的也有可能在这个阶段也没找到方向,这里说的重点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也就是迷茫期。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在三十岁甚至更久之后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我们通常会被要求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选一个稳妥的工作和行业,矛盾的是这个年龄我们通常都是迷茫的。
最近刚知道有一个词叫做“gap year” ,也就是在毕业后不立马参加工作,选择出去旅游或者沉淀下来的一种说法,我觉得在中国看来和“空窗期”是差不多的意思,在这段时间里闲下来去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让自己脑子里对于梦想和未来的规划越发清晰,为自己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和想法。
个人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中国的学生总是被要求要快速步入社会,选择工作,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岗位早已被挤压得寥寥无几,也因为人口多,劳动力多,实际上岗位不缺人,这就导致了工作难找、工资低的问题,延伸会发现,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压力巨大,产生自我怀疑的人越来越多,呈现上升趋势。
但如果毕业之后能有gap year 来调整自己,这样的情况也许就不会太严重。学生刚与社会接轨的时候身份不能一下子很好的转变,同时因为不了解社会情况,迷茫,不知所措,在求职路上遭受很多打击之后变得消沉,抑郁。
每次想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在心里感叹:太难了啊。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匆忙的选择工作,或者说正式工作,很多人都说二十多岁了,应该懂点事了,早点工作早点养家。
但是!人生能活多少年?起码五六十年吧,二十多岁,还有最少三十多年可以活,甚至四五十年,在这么长的岁月里,真的不能空出一年俩年来清晰的选择未来吗?在漫长的岁月里容不下一年的时光。
生命的意义不存在任何一种定义,它是多样的,年轻的灵魂不应该被禁锢,在只有这条路上,如何地方都能踏足,希望你我都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