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这本书读了好久好久,反反复复反反复复的读,今天整理其中一篇《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问号加的很妙,这是一个反成功学的文章,用大量的实验数据来阐述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复制成功。证明成功不是鸡汤喂养的,而是刻意练习得到的。
一万小时练习就能成为顶尖高手的说法是有前提的,关键问题不在时间长短,而是训练方法。书中表明了不同领域训练的共性,就是刻意练习,方法如下。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最里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每次看到这个理论我总是会想起自己的高中时代,最多的情绪则是后悔。那时看的书不多,特别是这种有干货,教人如何学习的书,也没有像微信公众号这样方便获得资讯和方法的途径,更也没有能有人告诉我。总之,消息过于闭塞了。以至于如今总是想起当年的那些数学试卷,答不完的永远都是最后的双曲线,然而每次的练习卷也还是整张整张的写,也不懂得只去刻意琢磨双曲线的题,反而是会的题写完就算答完了。
所以现在每年碰到毕业班的孩子总是希望他们能好好正视自己不会写的题,而不是一味的去完成一张练习卷这样的作业。完成作业只是完成练习量,没有正确对待做错的和不会的题,那么这份作业可以算是无效的。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作业)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的做自己做不好的事(题)。
学生必须要了解自己最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学习区内进行练习,一旦学会了,就不应该继续花时间在同一地方,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
二、掌握套路
刻意练习最关键的部分:基础训练。基础训练能更有效的形成长期记忆。有效的刻意练习:基础功、重复、针对性。
人脑的神经元是可以锻炼的,人在做某一动作的时候需要同时触发多个神经元,这个动作经常做,这些神经元就会经常被一起触发,从而使这些神经元连接在一起。
联想一下脑内神经元连接的画面,就像电路图那样,每一个基础技能都是一个小元件,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让电路结构更稳固。分块练习基础功的过程就是在强大电路元件,当我们在完成某个任务时,往往本身就有联结效果,就使得各个元件之间得到关联,使神经系统布成一张网。基础的重要性更应该得到重视,整个电子系统无法正常运转,通常都是因为其中的小元件不能正常工作造成。
为保障基础的牢靠又需要大量的重复动作去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并且练习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三、随时获得反馈
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看很多遍教科书,或者听明白老师讲的内容,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可是一旦考试就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对它“熟悉”了,可熟悉并不等于理解。
我经常问学生的一个问题是错题是否已经订正,因为练习的结果如果没有及时反馈,那么这一次的练习等于是白做了。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现在的生活方便到人们完全可以自学,为什么还会有老师的存在?老师现在更多的其实是起到即时反馈的作用。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
这也是为什么小班制或者一对一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的原因。古代的学徒制比如今的学校教育明显是更有效果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选拔,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学生们根本不可能获得反馈,唯一的反馈就是考试,然而连考试也被进一步简化。
“现代教育制度与其说是一种培养制度,不如说是一种选拔制度,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淘汰制度。好的工作岗位有限,想干这个工作的人却很多。大学的真正作用是决定谁能进入到那个岗位上去。至于到了那个岗位怎么做,那是你到了以后才要关心的事情。”
四、刻意练习不好玩
在外部环境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成绩表现更多来自单独练习的差异。再次强调一下,练习效果不和时长挂钩。学习本就是一件反人类的事,寓教于乐这样的学习方法大概也只适用于小低年级,目的只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内驱力的效果一定是优于外驱力的。
前面说过刻意练习就是重复,重复当然是不好玩的。所以学习和娱乐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是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文章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在说明先天因素大于后天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的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人并不仅仅被动的等着被环境改变,有一个理论认为,自然选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的基因所喜欢的环境,也就是那些能给我们“自私的基因”提供最大的生存和复制机会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
所以,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能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
我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出现原生家庭中不常出现的兴趣,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我,并且为了自己的喜好和发展,离开了家。过程中冒出来的这些喜好也影响了我之后的朋友圈,形成了现在的生活。
如今的我是过去的一个个变化叠加出来的,现在的我也在塑造我的未来。
原文有很多事例和实验数据,读起来很有意思,推荐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