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也是一个各种商家诱惑冲刺不断撩拨我们消费停不下来的时代。现在的电影,电视和书本,都在不遗余力地教我们,一定要经济独力,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后来的我们,长大后都开始朝着经济独立这个方向在走,只是我们渐渐发现,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不管我们如何涨薪,生活的压力却如影相随。有人觉得是自己赚得还不够,有人觉得是自己书读太少.....
前两天出差打滴滴车,滴滴司机跟我说:“以前在工厂每个月3000元工资 ,每个月生活也是跟现在一样。现在每个月收入10000元一样。以前是租房,现在也是,以前只能住郊区,现在也是。”在等红灯时我礼貌性地回应:“对呀,因为现在消费水平普遍都提高了,以前也许房租只有几百元钱,同样的房源现在1000-2000元不等。”司机回答说:“对呀,以前每个月3000元还能真实摸到钱,在手上还有那么一点点感觉。花出去的时候还要过手拿,花多了感觉也更直观。现在钱呀都在手机上,面都没见过,网上这个打折,那个拼单,还有凑单。一天不出门,一不小心,1000元买些小玩意就没了。”
的确,现在人都需要练就怎样的火眼金晴和七巧玲珑的心才能学会理性消费了。总结我们在日常的消费中3个心理误区:
一.比例偏见
星期天同事林林去逛超市,周日超市的人特别多。林林买了一堆的日常用品。在买洗发水的时候,看到上面有些加6元送木梳。林林看了下送的木梳,材质看起来还可以,只是封闭在上面不能打开.而且上面还贴着木梳原价是106元的。林林想着这多划算,6元钱而已。虽然她是不不需要洗发水,但还是买下来。回家过后才发现这种洗发水根本不适用,木梳拆开了还有很重的味道,更谈不上敢用。这样花钱买的两样东西使用频率基本都为0.
我们仔细想想,这样的消费误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常见,却在无意中让我们做了错误地消费。
二.拿铁因素
这个时代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全民化,每天打开手机,电脑,电视,都会看到各种养生和教你怎么吃的信息.比如说喝咖啡提神,柠檬茶可以美白,减肥.....等等。于是乎,各种饮品店也应运而生。而且有些还别看生面的特别搭配种种调你味口的外观搭配。且不说信息不全和诱人的外观,我们此处只用数字说话。假设一杯咖啡(拿铁)的价格是35元X2(一天2杯)X365=25550元X30(年)=766500元。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坚持30年,我们就多了一个与百万富翁插肩而过的机缘了。
三.合算偏见
这个在我们现代人的日常消费里更常见,各大商场,超市,经常会有买够100减10元,或都200减20,500减50元。平常在网上,双11的时候或都节假日这种现象更普遍。商家给出的这样的诱惑,也让我们大多数人在无意中买买买,结果买了一堆实际短期内利用率或使用率并不高或为0的商品,而且有些质量也根本无法匹配我们真正的需求。
四.凡勃仑效应
经济学家凡勃仑曾提出:一件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越多。这就是我们日常中的炫耀性消费。比如名牌包包,车,表等等。但这些消费品都是购买后如果使用频率不高或是再转手,实际价值都大跌的炫耀性消费。当然一款品牌带给我们消费的感受是无可替代,只是这个消费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这种消费时需要与自己的能力和实际需求匹配后理性消费。
如何评估一个商品是否值得消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评估:1.收益值 2.本身价格。这两者的关系是收益值大于本身价格时,就是值得消费的,反之则应该果断停下手来理性消费。
说完我们的消费误区,那我们接下来好好思考如何管理自己的消费。很多人很排斥财产管理,认为这是有钱人才有的顾虑,其实做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我们每个人只要不与这个社会脱节,就会有经济行为。有经济行为,那就有消费能力,这个能力是可以学习训练,也是可以管理的。我们每个人可以把自己当成一家银行来管理,当然不是说我们需要掌握强大的银行财务,账款以及其它各项处理能力,但我们可以用以下5个简单的小方法来管理自己这家银行:
一.制作个人或家庭收入支出盘点表(如下图)
二.零残值法则
牢记资产减值,杜绝不理性消费。比如我们买的高档电子品,汽车等都是买后根据年限折算,所以在消费时一定要理性。
三.分类使用银行卡
建议我们可以把日常消费和投资理财以及固定存款,备用金分别使用不同的银行卡来方便自己清楚消费核算及管理自己的消费行为和能力。
四.投资自己
巴菲特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一个投资比投资自己更重要。投资自己,适当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练就更多机会去给自己的财富提升开源的选择。
五,开源
很多人把理性消费误读为一味节省。总感觉自己的收入架不起支出的野心是因为自己不够节省,甚至不屑强低生活质量来求自己的财务平衡。其实我们更应该去追根朔源想想是不是我们的收入也是有问题的,我们是否需要去开源,创造更多收入的来源来分担自己该有的生活质量不打折的消费。
我在去年的时候曾经分享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相信很多人也读过这本名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都能从这样的名著读一个道理: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还有生活。工作是我们生存的经济来源和保障,那投资理财就是我们生活的不二法门。不是等到有钱再来学习,而是一开始就学会如何驾驭的本领,才能在一无所有和富可敌国时都不会因为钱而自乱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