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芝曾经演过一部电影,叫做《最爱女人购物狂》。讲的是一个购物广场的弃婴,长大后成为一位病态购物狂,每当去到商场就不断购物,买到负债累累,不知道为什么爱买东西,但就是很渴望买东西,永远买不够,还喜欢买高级,有品位的东西。所以她总是在各种信用卡账单中仰天长叹。
如今,各种购买渠道云云种种,各种海外品牌直营店通过手机APP,来到每个女生的家门前。只要轻轻的点一点,就可以轻松的接收到全世界各种品牌的邮包。不怕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只可惜,我们都没有一张永远刷不完的卡。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和张柏芝那个角色一样,没到信用卡还款的那几天,早已心痛滴血。
现在很多小伙伴笑谈,工资就是看看的。因为一等到发工资,就准备还信用卡债,也许还不一定能还清。就像《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还了房租、给了父母,还没到还信用卡,早已所剩无几。
这种生活就像是恶性循环。到底这病怎么治?怎么才能攒下来钱?成为众多都市白领最迫切需要的话题,在我们之前的调查中,总结出了三个比较普遍的做法:
1.把工资一分为二,只花一部分
把自己的工资分为两部分,只花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以基金定投的形式定期投资。基金定投的扣款日就是工资到账日,绝对不给自己留活口。一年下来,如果按照近期的市场,优质的定投产品可以获得6%-8%的收益。每个月坚持存2000元,一年固定存款就是24000元,再加上基金定投的收益,可以获得2.5万元左右的积蓄。
2.把信用卡只留1张
过多的信用卡是消费无底线的直接诱因。尤其现在很多银行还经常把信用卡提升额度,让人有错觉,钱不是花自己的。所以开源节流,先把口子堵住了。至于留的1张,也要随时警惕不必要的开支,仅作为备用。
3.不论收入多少,都至少存20%
对于很多北漂的年轻人,处处需要钱,如果攒下一半根本不现实,但以20%为底线是一个好用的方法。也许这将面临着你不能总去餐馆、不能总买零食、不能总上淘宝,但真正需要买房子的时候,拍桌上十几万那也是相当骄傲和自豪。
你还真别不信,我认识的一对北漂青年就这样攒下来首付。他们俩都是软件公司的员工,因为有着同样的家庭背景、同样的价值观走到了一起。认识后,他们俩都非常节俭,但又很幸福。工资加到一起不到1万元,还要给老家的父母各邮寄1000元。住在离公司很远的地方,中午在公司带饭,从来不出去吃。晚上回家就在附近菜场买菜做饭。周末到公园去遛弯,两个人还喜欢到图书馆去借书。就这样,每年坚持攒4万元,5年后攒了20万元。虽然20万元也许就是很多人半年的收入,很多大企业一年的年终奖,但对于两个无依无靠的年轻人,有了这样的成果是无数个日子的辛苦积淀下来的。还好,当前北京的房价不像今天这样疯狂,两个人在五环边买了一个小户型,安了家,定了心。
我们承认,腰缠万贯的富豪第一桶金也许不全是因为攒钱攒出来的。可是,成为富豪的前提下肯定少不了这样的能力:1.挣钱的思维;2.原始资金;3.守财之道。也许你不会相信,曾经认识一位身价近几千万的大姐,每天出门都是做公交车办事的。如果你没有“守钱”的思维能力,即便有父母给你传下来的原始资金,也还是可能被挥霍一空。
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先锻炼自己的攒钱能力,绝对是防身守家之道。多少人在工作数年后还是孑然一身?多少人在没有积蓄的被迫下逃离了大城市,只怨恨的说一句:“这不是人待的地”。回到三线小城市安于现状又不甘心。多少人工作后还是需要依靠父母支持啃老,指望着依赖别人的日子。
有句老话叫做:“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如果你还不会攒钱,就从今天开始做起吧,因为一切努力永远不晚。
如果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攒钱方法,或自己攒钱的亲身经历,也欢迎你在文章末尾留言,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攒钱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