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15:00:29
读《忏悔录》
说实在话,在平淡以至于有些无趣的生活之中,读这样一本书,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尽管才经历过人生的一段动荡,但有些东西,也非是需要时时拿出来自省的,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庸人自扰,何尝不是由于想的太多,却又没够深度呢。
而对于往昔生活的重新审视,这样的想法实际上自很早以前便想要着手了,不过目的却是为了除去那些自幼至大在那些不自觉间引入心中的偏见。结果不能说毫无收获,但最后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然而,对生命的自省,自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哪怕如今依旧如此。说实在话,我虽然早已经对那些合理但不切实际的想法有所克制,但不得不说,一个人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心中如果真的没有半分的期待,又如何有勇气前往呢?哪怕仅仅只是些自欺欺人的徒劳,可这不正是那些意义价值判断所附着之物吗?尽管这其间依旧充斥着诸多意见而不是出自理性。
一个人总是处在矛盾中的,个性也时常具有两面,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样的差异之中保持着坦然的同一的。在礼仪和道德之间,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保持着某种妥协与自欺,然而一种不幸和苦痛就自这样的自欺之中悄然显现了。孔子言,六十耳顺,那是圣人的境界,而实际上,人们更擅长的总归是相互对待,这并不是一种必然的归宿。事实上,我们只需往身后看去,自然便如此坦诚地展现在个人面前。站在如今的视角下,再去谈论所谓的回归自然状态显然是不可能的,但自然总是会在恰当的时刻给予那些迷茫的人以指引,这似乎是我如今读这本书所能得到最大的收获了,而对于卢梭所历经的那些社会事实以至于卢梭本人,我似乎并不关心,也没有足够明晰到去对此加以议论。
我心中时常充斥着偏见,这至今仍旧是一个事实,但如今再去看那些所经历和未经历的事情,却也是要淡定些了,若说是自己对这些东西真的漠不关心,那终究还是在自欺,只是如今的我越来越发觉,真正的幸福绝不是在同外在世界无时无刻的对抗之中产生的。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读《瓦尔登湖》亦或是《忏悔录》,我能做到的也只是重新在这匆忙无趣的日子之中再一次意识到自然的存在而已,而实际上,那片山水业已经同我渐行渐远,那所谓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大抵处于这样的境遇之中吧。但这到底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似乎不能如此简单地便做论断,毕竟,幸运和不幸总是相互缠绕着根植在一个人的生命之中,许多时候,见了这个,便不见那个,得了这个,便不自觉失了那个,真要理清个来龙去脉,显然不是自处于其中时候的自己能够真正做到的。
2023年10月27日23:16:26同自然渐行渐远,不论放在哪个时代,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而我回望我二十余年的生活,最为快乐的时光也不过两段,而其无一不是在同自然的交互之中产生的。如此不得不令人怀疑,现代社会到底带给了我什么样的一种生命体验?自从我真正开始意识到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以来,我所收获的快乐真的比以前更多了吗?且从质量上而言,那种在某种程度上基于无知的对自然的纯粹的欢喜,真的就比理智思想下所见到的美好要低级一些吗?每每一念至如此,我就不禁怀疑,我是否真的没有那个才能去享受那所谓的理性的欢愉?我必须承认我从中确实收获了不少,可这也不可避免地将我导向与常人不同的世界,以至于我实在无法从那些一般的体验之中获得足够的满足,这种焦虑令人不安,一种对幸福的渴望驱使着我不断往前,可越往前,就越是同那些寻常的快乐变得遥远,而这样的远离,又让我想要培养所谓广泛的兴趣变得落空。那种远离让我变得越发地自我,而过度的自我则是一个人悲剧的开始,这样的矛盾和悲剧体验在我过往的生命体验之中已然经历过。然而,这并不是这场旅途的终点,而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