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样老旧没有新意的开场,围坐在壁炉旁讲故事的开头总是温馨而惬意,讲一个故事,从大卯星出讲到繁星满布,讲到甜甜的梦里。
初开始的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从别人的口中听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想看的电影。现在大概有些明白了。对于他们来讲,拥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体系真的太重要了,周围的声音太多难免会让自己渐渐地失去所谓的个性和想法。
虽然很多人都会有相似的想法,但是没关系,在此之后,那叫做共鸣而不是谁以为。
和生活一样,令人在悲伤或幸福的时刻都偶尔想要落泪。
爱德华就像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只不过有已经长大的形体。他不曾改变成为周围的任何一个,就像是我们身边在成长过程中固执的相信真善美的耿直boy们一样,总是很难打心眼儿里被人接纳。未完成的机械手,对爱情的执念,以及属于自己的一套固执的真善美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让小镇的人害怕,所以即便他为整个小镇做园艺、剪头发、开锁,被大家簇拥夸赞,但是只要他触及到旁人一点利益就会被疯狂的践踏贬谪。
所以被人用异样的眼光围观曝光,被当作赚钱的噱头和工具,被煽风点火地遭到驱逐。所幸的是,其心依旧。
他就像是生活的镜子,让人想到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做了千百件好事都不要紧,只要你做一件坏事就会被争相传诵。可能是鲁迅先生所谓的人类的劣根性,或者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心里的无聊和扭曲。
在这一点上与《楚门的世界》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出于善意的确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幌子,但是当生活笼罩在谎言编织的世界之中,在人性掀起的暴风雨中带着恐惧起起伏伏,虽然别有滋味,但是像永远无法逃离的噩梦一样的Everyday忍受身边每个人都在表演,想来更多的还是孤立无援的孤独吧。
孤独的人很容易脆弱,很容易感动,很容易怯懦,很容易敏感,但是一个孤独很久的人也往往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那种深刻更像是一种信仰,像是普渡的光辉,在阴暗的时候开辟一道光明的缝隙,告诉你:嘿,别灰心,还有很多人和我们一起在并肩奋斗呢(你难道会真的想和那些丑陋的心灵无聊地过完一生么)。你将获得爱人之爱,获得经历,也在之后获得平静。
你看见商人的奸诈狡猾,看见邻里的谩骂厮打,看见其他生物被人玩弄杀死吃掉,你看见善良的被打倒,看见努力的被孤立,看见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你看见未知散发的恐惧,看见别离的苦痛,看见一样的结局。
其实那又怎样呢,你活着,并将继续活着,除你之外的许多人,也是一样。
他们也看见了,或者他们正在经历。总之没有人相同,但人人都相似。那些苦中作乐的东西全都因人而异,都得自己找寻。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但是生活每天都在向前。人生有时像是吃自助一样,你得往往地自食其果,还得偶尔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
但是人生还是有无限可能的,它不是简单的生老病死,冬去春来,你得相信这一点,信仰自己,相信生命的有时的善意。所以你才能有那么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属于你的东西。
如果你也是没有办法拗过现实的爱德华,请你保护好自己的城堡,认真的修剪城堡里的草木,认真的雕琢爱与纯真,认真的思念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