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村干部是党的各项工作在基层的最终执行者,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关键力量,是带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力军。为了不断给基层注入新鲜“血液”,优化村干部队伍,增强村级各项事业发展,提高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好储备村级后备干部的储备培育至关重要。
当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不够重视,取法有效培养措施。村“两委”在思想认识上固步自封,在推荐和使用后备干部问题上认识不清,存在不愿培养、不想培养、不知道怎么培养的问题。二是人才资源匮乏,后备力量来源不足。大批优秀农村青年外出经商打工,留在存的都是老人、小孩,村级后备干部可供选择范围小。三是管理体制缺失。对后备干部把关不严,培训流于形式,培养手段单一,管理措施滞后,没有为后备干部参与工作搭建载体平台,导致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不多、方法不活,难以适应现实岗位需要。
针对上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相关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优化结构,敞门选人。选拔、确定村级后备干部,必须破除“无人可选”、“任人唯亲”、“随意指定”、“自然成熟”等陈旧观念,从注重“稳重不出问题”、“老实听话”,向注重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转变。要把好选用关,要求候选人政治过硬、公道正派、致富引路、群众认可,要求选拔方式公开平等、发扬民主、程序规范。要建好资源库,充分挖掘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种养大户、退伍军人、党员代表、大中专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将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队伍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
强化教育,全面育人。用人必先育人,村级后备干部只有经过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全方位培养锻炼,才能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促使他们早成熟、早上岗、早接班。要创新实践锻炼模式,落实帮扶传带,乡镇干部、村干部要言传身教、重点培养,使村后备干部熟悉农村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式。实行设岗定责,跟班压担帮助后备干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极为村后备干部搭建“成长舞台”,让他们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
优化管理,规范管人。培养是保障,管理是关键。要通过完善和强化各种监督措施,把村后备干部的管理贯穿于从培养选拔到任用前后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队伍的健康成长。要量才定岗、及时上岗,转化培养结果,使后备干部一展所长,高质高效助力基层发展。要建账考核、动态管理,乡镇要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档案,结合日常管理、跟踪考察、综合评议三大台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推动后备干部队伍科学、有序、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