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假定这样一个场景:
如果有一个人从小就立志将来要考上清华北大,请问他认认真真听讲一节课有用么?
答案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就算他一学期都很努力,期末拿年级第一名;就算他小学初中年年都是优秀学生;就算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进了省重点中学。
可那又怎样,他照样可能进不了清华北大。
所以,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有2个重要难题。
反馈周期太长
首先,我们得明确: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情。我们都明白,多看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丰富一个人的见识,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你看书一天,一星期,一个月,难道就变帅气了么,就变富有了么?回答是并没有,短时间你是看不到这种改变的。
那么这就带来了一个难题,就是学习的反馈周期太长了,而一个人一旦“自身现状”和"个人预期"之间出现矛盾就会产生厌倦,人又是具有反馈思维的生物,当他长时间无法从某件事情中获得反馈时,就会更加厌倦,那么放弃的几率便会更大。
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
小Q在刚上高一的时候就非常努力,每天下晚自习后都会拿着作业,开着台灯做一会作业,当别人都已经进入梦乡了,他还在学习,同时他也比别人起来的早,遇到问题了也会及时的向老师请教,然而他资质确实一般,学习成绩也一直只是中等偏上一点点的水平。小Q知道自己的情况,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算高的目标:考上一本。
然而最终他并没有考上一本,连本科的分数线都还差一点。心灰意冷的他最终选择了复读,复读那一年,他更努力了,起的更早,睡的更晚,但第二次的高考他还是没能考上一本,最后他选择了去了一所二本院校。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可以说小Q方法没选择对,可以说他努力错了方向,还可以说他学习效率太低。但不管怎样,我们不能否定他的付出,他确确实实是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故事说到这,也许恰到好处,告诉了我们学习是一件付出了不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但是,故事最终都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如果你看来它并不美好,那是因为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小Q在大学照样很努力,一有空就会去图书馆里看书,时不时的也会写几篇文章发布在校园论坛上。就这样,四年的积累,当别人毕业都在抱怨找工作难时,他很容易就拿到了一家创业公司文案编辑的offer,此外,他还成为了某网站的签约作家,光靠稿费就能养活他自己。
有一种道理叫功不唐捐
功不唐捐,佛家语
“唐捐”是佛经里的话,意思就是泡汤了、白费了。功不唐捐就是努力绝不泡汤、绝不白费。一个人的努力,在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会生根发叶、开花结果。
天道酬请,功不唐捐
最后,灌一碗鸡汤: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从小就十分优秀,很多问题看一遍就会;有的人从小就资质平平,也许他付出了双倍的努力都不及别人的一半。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有太多的不公平和不确定:有的人能在天上飞,有的人只能在地上跑。但不管怎样,难道因为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天上飞了,我们就要停止在地上奔跑么?
不是,只要我们跑的更快,总有一天会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