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知诗意,整合中品诗情——统编教材三年级《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用统整的方法学习同一类型古诗,发现其特点。

2.开启想象,感受诗中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远见镜未磨”的意思,感受湖光山色的壮美。

3.创设各种情景,诵读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读通词句

1.继续学习,引出古诗。

师:第一次见面用什么方式最好呢?我说用歌声最好。我们来唱一首歌,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来听听看唱什么歌?

(一曲《春晓》的旋律响起,学生跟唱,那清脆稚嫩的声音十分悦耳。)

师:我听到你们的歌声了,声音大一点更好,再来点掌声更好。

(学生边鼓掌边唱,声音洪亮有力。)

谢谢大家,不过我也不是白听的,也想还大家一首,想听吗?

生:(兴奋不已)想!

师:老师会带来什么歌呢?(师用戏曲曲调演唱《饮湖上初晴后雨》。)

(抑扬顿挫的旋律婉转回荡、余音袅袅,学生掌声热烈。)

师:别鼓掌,别鼓掌,我又不是歌星,我顶多算个歌王。(全场大笑)知道今天学的是什么课文吗?

生:(大声说)知道,《古诗三首》。

师:没错。上节课大家已经学习了李白的《望天门山》,怎么样,美不美?

生:美!

师:是的,大美,壮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两首同样美的诗。

2.齐读古诗,解释课题。

师:第一首就是老师刚才唱过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我们来读读第一首的课题——

生:《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大家肯定预习过了。我问一个你们都知道的问题,这个湖是什么湖?是我们的西湖,是吧!那好,谁来告诉我,《饮湖上初晴后雨》,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在西湖上喝酒。

师:解释这个课题,关键是理解“饮”是什么意思。对了,“饮”是喝的意思。喝酒,在湖上,天气预报一下?

生:先晴天后来下雨。

师:你再把它说一遍,我就明白课题的意思了。

生:在西湖上饮酒作乐,天气先晴天后来下雨。

师:真好,声音那么嫩,水灵灵的真好听。古诗里面,最喜欢和小朋友玩文字游戏了。有时候明明意思在前的文字,会跳到后面去,而意思在后的文字,却偏偏跑到前面。比如说这个“饮”字,它就跑到前面去了。这个小朋友很聪明啊,他在理解意思的时候,把这个“调皮鬼”找了出来,给它排排队,放到这儿(课

件演示)。当然朗读的时候,我们假装没看见。一起来读这个课题——

生:齐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很久很久以前杭州市的市长,他的名字叫——

生:苏轼。

师:真好。这节课学习的第二首诗,是老师没有唱过的——(出示课题)

生:《望洞庭》。

师:作者是唐朝的——

生:刘禹锡。

师:他的诗沉稳凝重,白居易以“诗豪”赞美他。苏轼喝彩的是西湖,刘禹锡点赞的是洞庭湖。大家预习过没有?

生:预习过了。

师:大家会读这两首诗吗?

生:(充满信心)会!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首诗——

生:(齐读)两首诗。(老师用手打着节拍。)

师:哇,你们第一次读,就读得那么好,真了不起!本来我还准备考考大家对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现在看来都是太小儿科了。

生:是。(也有学生说不是。)

师: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说不是的同学很谦虚,你看看后边听课的老师还有点怀疑,他们都没有给你们掌声。(这时听课的老师给予热烈的掌声。)

3.认读生字,了解多音字。

师:还是过一下吧,显得我们很低调。一个生字读两遍,如果你觉得这个生字同时也是个新词儿,那就连起来当作一个词儿读两遍,有点考验大家,开始吧。

生:(齐读)苏轼。

师:真聪明,知道苏轼是个名词,所以连起来读苏轼。

生:(齐读)潋滟、亦、抹、庭、刘禹锡。

师:这个读得更好了,没有读成“禹锡”,一起读——刘禹锡。

生:(读生字)刘禹锡、未磨、盘。

师:不错。再来考考大家,这几个生字里有两个生字穿着“绿衣服”,说说这是为什么?(“抹”和“磨”两个多音字教学。)

生1:多音字。

师:说说这个“抹”还有一个什么读音?

生:抹 mā。

师:我们在二年级的语文园地的时候读到它的不同读音,一起念出来——

生:“抹布”mā 布。

师:这个“磨”还有一个不同读音叫 mó,当工具用的时候就念 mò,此外都念 mó。

二、比较阅读,体悟写法

1.听句猜诗。

师:生字读熟了,多音字也知道了,现在读起来一定更棒了,我们把生字和多音字放在古诗里,请大家好好地读一遍。我想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组读,好不好?

生:(响亮地回答)好!

师: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第一组——青蛙王子组,男生来做,起立。第二组女生的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队,你们就读第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起——(男生齐读)一本正经,表情严肃。

师:真棒!太了不起了,声音亮亮的,脆脆的,读得有板有眼有节奏,请坐下。白雪公主有压力吗?敢于站起来读吗?

生:(信心十足站起来)敢!

女生齐读第二首——《望洞庭》面带微笑。

师:自我感觉怎么样?

生:还好。

师:比较谦虚,和刚才那组青蛙王子相比较来说,你们更注意了两个方面:第一,读出了古诗的韵味;第二,读出了这首诗的感情,这是苏轼在为西湖点赞,我们应该用赞扬的口气来读。节奏感和音乐感都读出来了。看到你们每个人都笑眯眯的,看到这么好的湖光山色,你们觉得——

生:很美。

师:想夸赞它几句,真好。

师:不过对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光会读诗还不是很厉害。

生:要会背。

师:我们来玩更厉害的,谁能够根据老师说的话,猜一猜这是哪句诗,还玩不玩?

生:(学生兴奋不已)玩!

师:请听题,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管是淡妆也好浓妆好,总是一样漂亮、美丽。一起说!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真聪明,再来一句。这次我不说话,你就看着一张图,猜猜是哪句诗?(出示图片:远远看去洞庭山一片翠绿,好像白银盘里装着的一颗青色的田螺。)

生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大家知道是哪句诗了吗?—— 一起来读。

生: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还真难不倒你们。不过现在更难的来了,还玩不玩了?

生:(兴致高昂)玩!

2.比较发现。

师:我要大家看着这两首诗(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想一想,这两首诗里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也可以翻开书本第74页。允许同桌或者四人小组讨论,请你们找一找,比一比,发现一处说一处。谁先来——

生1:都是描写山水。

师:专门写山水的诗叫山水诗。这是他的发现,还有吗?

生2:都用了比喻。

师:哪里用了比喻呢?

生2:欲把西湖比西子,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青螺”其实是什么?

生2:湖中的山像青螺。

师:白银盘指什么?

生2:湖水。

师:这个同学发现了都有比喻,还有吗?

生3:这两个都是说杭州的。

师:你太有家乡意识了。不过,洞庭湖可不是浙江的,是人家湖南的。

生4:都是写湖的,一个是西湖,一个是洞庭湖,都很美的。

师: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给归纳一下,有哪几个相同的地方,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用这样的方式说。

生5:第一,这两首诗都用了比喻的方法来表现作者对优美风光的喜爱之情;第二,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刘禹锡用了两个比喻;第三,这类诗叫山水诗,用来歌颂山水的;第四,都介绍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师:你简直就是我的老师,谢谢!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这两首诗里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两首诗。(齐读)

三、解释诗句,想象诗意

师:现在老师又有问题了,刚才大家都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是个比喻句,还说把西湖比西子,那么你知道西子是谁?

生1:西施。

师:你知道西施是谁吗?

生1:古代美女。

师:你们想不想看这位古代美女的样子?

(生不好意思地支吾)

师:别不好意思的,一起看看吧。(出示西施图文)我们一起读一读介绍。

生:自由朗读介绍。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用自己的才华和美貌拯救了国家。

师:同学们读到了哪些信息?

生2: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师:(出示西施名片)那为什么不写西施呢?

生:因为西施拯救了国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所以叫西子。

师:没错,“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水平人的尊称。你还知道哪些带“子”的名人?

生3:孔子,孟子,老子……

师:对了,孔子地位很高,那就把这句诗改为“欲把西湖比孔子”好不好?

生3:不可以,因为后面说了淡妆浓抹了。

师:淡妆浓抹是什么意思?

生3:因为孔子不是美人。

师:这首诗中有写西湖的美吗?

生4:把西湖比作了西子。

师:这个我已经知道了,西湖哪个地方的美景作者已经写出来了?

生4:水色。

师:把它读出来。

生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这两句话写了西湖之美,美在水色,美在山色。(出示西湖风景)我这里有两张画,想看吗?我们玩个倒计时好不好,喊 3-2-1,图画就来了。猜一猜,哪一张是水光潋滟的美,哪一张是山色空蒙的美?

生:(学生目瞪口呆被图片惊艳到)下面那张是水光潋滟,上面那张是山色空蒙。

师:水光潋滟美在哪里呢?天气预报一下。

生:晴天,方好。

师:山色空蒙的时候是雨天。

生:雨天,亦奇。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晴天,湖面上(水光潋滟),很好;雨天,(山色空蒙),很奇。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哪个同学再来读一读,要读出西湖的美丽,美得没法说,美得惊呆了,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生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其他学生跟读)

师:刚才我们看着文字想象出画面,现在到最难的时候了,(出示图片,指导看图)看着图片想一想,这张图是哪一首诗中的哪一句?拿出笔画一画,同时想一想这句诗它的诗意是什么?有两个问题,听清楚了吗?开始动笔吧!(学生圈画)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来说。

生6:这幅图是《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

师:诗句找到了。那么,诗句的意思会说吗?

生6:月光和水色相融在一起,湖面就像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师:你讲得真好,你姓什么?

生6:我姓唐。

师:在古代的话,称他为“唐子”。叫他一下。

生:唐子。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湖光秋月两相和——

生: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读得有些拖,请唐子同学带大家读一读。

生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齐读)

四、诵读古诗,升华诗情

师:对了,我想起一件事,今年国庆假期,我去绍兴景区旅游,看到一个地方在举办“你背经典,我送礼”的活动。假如,我说是假如,假如有一天,西湖和洞庭湖也推出这个活动,你们会去参加吗?

生:会。

师:哪个同学来参加,我挑一个。告诉老师你姓什么?

生1:我姓刘。

师:我是西湖旅游公司的,欢迎来参加“你背古诗,我送礼”的活动。你会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吗?我听听,开始吧。

生1:(背诵流利、顺畅)《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西湖美不美?

生1:美!

师:是的,西湖的晴天是美的。

生1:西湖雨天也是美的。

师:水光潋滟是美的。

生1:山色空蒙也是美的。

师:答得多好,这个礼送不送!

生:送!

师:我先欠着,现在我再挑一个女同学,好,你上来。我问你现在老师应是哪家旅游公司的?

生2:(毫不犹豫回答)洞庭湖!

师:欢迎你参加洞庭湖旅游公司推出的“你背古诗,我送礼”的活动,小同学,你姓什么?

生2:我姓陆。

师:陆子同学,给我们背背《望洞庭》如何?

生2:(摇头晃脑地开始背诵)好,《望洞庭》。

师:背得怎么样,来点掌声。(生鼓掌)陆子同学背得真好,而且你的表情笑眯眯的,听你一背,月光下的洞庭湖是恬静美丽的。我还想代表旅游公司问你一个问题,刘禹锡要去月光下看洞庭湖就看洞庭湖吧,他带着镜子干嘛?

生2:他没带镜子的。

师:那这句“潭面无风镜未磨”不是有镜子吗?

生2:那是他把洞庭湖水比作了镜子。

师:哦,原来这样啊!洞庭湖水在月光下特别平静,就像一面没有被打磨的镜子一样。谢谢了!你们说,这个礼送不送?

生:送。

师:还有人要背诗吗?

生:(大声回答,气氛热烈)要。

师:那我们就一起背吧!(全班背诗。)

师:都很好,都应该有礼。这样吧,老师就集体送一个礼给大家,好不好?

生:(兴高采烈)好!

师:请收好。(音乐起,老师用戏曲曲调演唱《望洞庭》,生边和节拍边唱。)

师:收到了吗?这个礼物好不好?

生:(学生激动鼓掌)好!

师:想不想带走?

生:(迫不及待)想!

师:那就带走吧。生学唱“白银盘里一青螺”。(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响起。)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意犹未尽沉浸在歌声中)老师再见!

      点评

        童话古诗:在比较中循“戏”悟理

        打开统编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魅力,可谓直击心扉。这里有山水写意、民间剪纸、戏曲人物、节气歌谣……特别是古典诗文,在教材中更是占到了课文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一年级上册来说就入选了《咏鹅》《悯农》《古朗月行》《风》等诗作。然而,年幼的儿童理解古诗文是有困难的,因为古诗文与现代文不仅存在着言语形式的区别,更有着历史社会背景的差异,因此在诵读古诗文中如何开展“童趣”的教学新路,能够从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入手,读出儿童喜欢的情味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这方面,何夏寿老师的《比较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这一课例,颇能独辟蹊径而复归儿童,归纳起来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以儿童语言构建对话

        “对话”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载体。古诗的特点是高雅、深邃,但要让儿童喜欢古诗,可不能从高雅、深邃处入手,而应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为主,这不仅让孩子易懂感兴趣,还能在情意上沟通,方能构建起对话的言语氛围。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戏曲的方式演唱《饮湖上初晴后雨》,立即引起了儿童的注意和兴趣,然后解释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将动词前置的特殊文言句式,说成是“古诗非常喜欢玩文字游戏”,引出“应当在前的文字,偏偏藏到后面去,而明明在后的,却要跑到前面去”。“我们学古诗的时候,要把这个调皮鬼找出来,帮它排好队,这才能明白句子的意思。但是,诵读的时候,我们又要假装没看见,还是这样读。”老师作如此戏说,不仅可以深入浅出地正确引导儿童解读诗句,而且能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使之觉得古诗也这样调皮、可爱。综观全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对教程的稳步推进,基本上都是由这样的儿童言语来承载,来沟通。所以笔者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就是小学生(尤其中低年级)古诗教学语言,应当从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语境来构建,这无疑应是“童趣古诗”的起点,也是它的基本立足点。

        二、以比较阅读激发思维

      何老师执导的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包含了《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何老师把后两首放在一起教,目的是为了展开比较阅读。有比较才能有辨别,才能为学生思维的展开找到依托和参照。教师正是充分地利用了这种比较机理来层层推进学生的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了提升学习深度的目的。如朗读时要让学生明白苏轼喝彩的是西湖,刘禹锡点赞的是洞庭湖。如在听句子(教师读)猜诗句(学生猜)时要让学生比一比,这两句诗中有哪些相同点(都是山水,都用比喻,都写出风景的美)。应当说,这种比较阅读的机理是贯穿了全课的,它一样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

        三、以图文对照打通读解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语文是一门极富人文内涵和审美艺术的课程。而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十分喜欢读图,所以何夏寿老师不仅充分运用了课文中的插图,而且还根据教学的需要补充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画面。如在探讨“西子是谁”时出示的西子画像;在弄清“白银盘”和“螺”的比喻时则问,“这张图片中,白银盘在哪里,青螺在哪里”,等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在“以图画猜诗句”,“请你看看这些图片,猜猜是指哪些诗句的”,“哪一幅图片反映的是‘水光潋滟’”……特别是对“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联系“湖光秋月两相和”分析理解写洞庭湖的“镜未磨”是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等等。在讲解诗的关键处,教师都运用了相关的图片,用形象的感知印证相对比较抽象的诗句,使图片发挥了极妙的作用。这不仅充分吻合了儿童长于感知的心理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山水古诗“诗情”“画意”的互补相衬。

        四、以游戏方式循趣悟理

        儿童的核心精神是游戏精神,把游戏说成是儿童性格,谁也不以为过。为此,在年幼的小学生中教授古诗,应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儿童读解古诗。何夏寿老师采用的游戏方式很多,也很有效。如开课阶段分别由教师将两首诗以戏曲的唱腔来表现,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如“讲读接龙”,由教师说解释,学生接读出相关的诗句。如看图猜句,从展示的图片中,由学生猜出相应的诗句,并说说理由。还可以模仿某些旅游景点“你背经典,我送礼”的活动方式,背出关于西湖和洞庭湖的诗句后得到小礼物,相信学生当堂就背熟了这两首诗。

        五、以“点”上开花得其意趣

        对于特别重要的解读点,教师也可以游戏的方式,以“点”上开花引申和拓展,使儿童很快地得其意趣。如在讨论“西子是谁”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西施可以称西子,再说为国家作出贡献,有品德,有学问,有水平的人可以尊称为“子”,又由“子”让学生列举出孔子,孟子,庄子……接着再说能把西湖比作孔子吗,然后导入水光潋艳的晴好,山色空蒙的雨奇。淡妆和浓抹都是那样的美丽,引导出虽然孔子是很伟大,但不是美人……这样,抓住一点一个“子”字而拓展到全诗,深入浅出,让学生在意趣盎然中品赏了诗句的丰富意蕴。

        对于一首古诗,其意蕴是不变的,但因为读者的不同,解读的途径和方式就会不一样。如何在小学的古诗文诵读中构建一条适合儿童的合理而有效的感知渠道,或另辟一个“童趣古诗”的教学空间,何夏寿老师的课堂实践是一个很有益的尝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走进一首诗,欣赏一处景 师:今天,潘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首诗,欣赏一处景,了解一个人。这首诗是—— ...
    春风小院阅读 4,913评论 0 11
  • 01 从平遥回家,刚到临汾站,看见对面月台停着一辆由风陵渡开往临汾的绿皮车。提到“风陵渡”这个地名,身为伪武侠迷的...
    麥克_阅读 617评论 0 0
  • —读《艺术与技巧》有感 361班 张默 在读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的家信中,曾写过这一样一句话在我的心里...
    361张默阅读 266评论 0 0
  • 再读绿肥红瘦 1.浓睡方醒,迷迷糊糊。2.残酒微醉,晕晕乎乎。3.试问家人,斜倚床枕,懒羊羊的。4.应是有变,娇柔...
    高歌歌阅读 472评论 3 15
  • 深夜独行,是寂寞;或徐或急,是生活. 骑着单车,不满足于安分守己的人行道,与机动车同风驰电掣,身旁一棵棵灌...
    水手张叁阅读 3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