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模仿
写作起步,无非模仿。但模仿也分三六九等,亦有可学与不可学之别,如杜甫可学李白不可学;辛弃疾可学苏轼不可学等。但要旨皆可模仿,模仿并不丢人,丢人的是长期滞留于模仿阶段。唯有突破模仿,写作才能破境,卓然独立。
二论逻缉
我看文章的标尺,大体逻辑第一,见识第二,文辞第三。之前一度把见识排首位,如今更重逻辑。原因是有些文章,观点未必为我赞同,但只要论证有力,章法谨严,便不失为好文章。换言之,当逻辑功夫锤炼到家,见识一般也不会太差。当然,若把文章比作人,逻辑则如骨架,见识则如头脑,文辞则如血肉。一流文章,必须兼具此三者。
三论深入与浅出
公共文章,必须深入浅出,但没有深入的浅出是浅薄,经过深入的浅出则是通透。深入是一种本事,浅出更是一种本事,相形之下,后者更难。如果说深入指向的是写作者的思考力,浅出指向的则是气度和格局。深入易,浅出难。能浅出,才是真深入,这不仅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襟怀。
四论文章之平
文章不怕写得平,但怕意思平。意思不平,反以平淡之笔出之,此之谓相反相成。不渲染,不夸饰,这叫少少许胜多多许。因此,要尽可能像伟大的思想者一样思考,像平常人一样运用平凡语言写出不平凡的东西,那将是最好的事情。
五论长句与短句
作文最好长短句结合,如果一定要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则当舍长用短。因为长句虽然有绵密、恢宏等优点,但缺点更多,有时还不易化解。如偶尔放纵自己写长句,必须确保里面没有褶皱,没有含混,写完之后必须清楚晓畅。
六论留白
书画讲究留白,文章亦然,抒情文章尤如是。留白不是不着笔墨,而是宁简勿繁,即十分话,只说七分,或者用七分的气力说出,那三分,并未舍去,而化入七分之中,如此则有一种深蕴,正合书画留白之意。
七论文言笔意
学文言文,不是学其写法,而是学其笔意。何谓笔意?《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太极剑,学到一定境界,全忘剑招,只得剑意,如果还记得一招一式,说明尚未入门。所谓笔意,正如剑意,意在文字之间,那些之乎者也,只是形,而非意。换言之,如果只学来满纸之乎者也,则只得古人皮毛,甚至画虎不成反类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