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检视阅读结果:
第一步:看包装(1分钟),初步判断要讨论什么主题
封面
• 书名:《思考,快与慢》
•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心理学和经济学大牛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靠谱
扉页
• 版次:1次。
• 印次:62次印刷,说明供不应求
• 策划机构:中心出版社
• 内容提要:暂无
背面
• 建议上架类别:行为经济学普及读物
• 宣传文案:扔了没注意看。
第二步:看整体(5分钟),了解本书的目的和目标,大致的框架
目录:(看的一头雾水)
• 系统1,系统2
• 启发法与偏见
• 过度自信和决策错误
• 选择与风险
• 两个自我
序言: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和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
• 系统1无意识运作,核心是联想记忆如何对事件做出连贯的解释
• 系统2受控制运作
第二部分:判断启发法的研究进行了更新
• 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
• 统计学要求同一时间把多件事情串联起来,系统1做不到
第三部分:大脑有说不清的局限
• 无法确切的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不确定性
• 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低估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 《黑天鹅》
第四部分:在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讨论经济的原则(?)
• 前景理论
第五部分:两个自我的区别性描述
• 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两者之间没有共性
• 两个自我同时存在要如何追求幸福?
最后的章节:倒叙探索本书所述的三个区别:
• 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
• 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区别
• 自主的系统1和需要费脑力的系统2的区别
最后附注:两篇论文
第三步:看细节(10分钟),了解本书的关键词,给作者诚意打分(5个3分钟)
随便挑几章看看,找出本书的一些关键词
• P61:什么是自然性和意向性因果关系?什么是因果性思考?为什么说人总是很不恰当的将因果性思考用于需要统计论证的情景中?
• P106:锚定效应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什么?
• P144:合取谬误是什么?为什么系统2有惰性?
• P192:什么是四重模式?
• P274:损失厌恶,大脑识别威胁的速度比识别快乐的速度快很多。
• P298:决策权重和概率权重并不相吻合的原因是什么?
• P326:偏好逆转是什么?
• P368: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由这两部分构成?
给作者的诚意度打分
• 100分
第四步:下判断(1分钟)
对我有价值么?
非常价值,搞明白了判断和决策的原理,可以帮助我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更容易理解他人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做更高概率正确的事情。
如果有价值,我要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读书时间
分析阅读,并参加共读活动
第五步:粗阅读(10分钟)
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完整的读一遍,然后写一份简单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什么书?
• 这是一本非虚构类的理论性书籍
这本书在讲什么?
• 判断和决策的原理,系统1和系统2,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
表面的结构是:
• 先介绍两个系统,系统1和2
• 然后说了统计型思维系统1做不到
• 然后提到了不确定性
• 然后提到了经济的原则
• 最后提到了两个自我。
每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完全搞不懂,仅通过检视阅读。我猜测是这样的关系
• 系统1和系统2是理解后面所有的章节的基础(假设依据:后面的章节也多次看到系统1和系统2的字样)
• 整体的轴心是围绕人们如何做判断和如何做决策的(假设依据:收集的不懂的关键词,大部分看上去都与判断和决策有关系)
这本书对我有帮助么?
非常有帮助,但是难度很大,不过难度大有解决方案:
• 永澄老师领读
• 共度群还有很多高能的伙伴可以提问
• 进度拉的很长,可以不着急,细细的读完
是否值得我进一步分析阅读?
• 非常值得的原因:
• 大牛推荐:平克、塔勒布
• 导致推荐:永澄老师
• 从决策原则角度来说:假如4个月能帮我建立起自己的解释和假设系统,必然是边际成本递减的事情。而且认知深度肯定会提升,这也会在未来帮助我可以更快的学习其他知识
反思:我为什么这么迟才完成Day2作业?
事件:
从昨天早上听完课,做完笔记开始,就一直脑子里面处于一个混沌状态,老大提到了一位小伙伴的笔记是结合了感悟写的,特别提醒需要把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进行关联,对于这个部分存在一个知识阻塞,不知道怎么去关联。然后加上昨天一天工作上的事情特别忙,就一直处于一种轻微焦虑的状态,今天又听了一遍课程录音。决定先做起来,于是自己花了40分钟进行了一次检视阅读,并记录了我做完后的结果。现在是2017年6月23日15:50,我开始写这个反思。因为我觉得这是我能想到的把学到的东西和自己进行关联的方式。但是我仍然很纠结。先带着这个情绪写吧。写完结束时间:2017年06月23日16:56
目的:
内化所学到的内容,主动阅读、检视阅读
目标:
完成学习笔记。
评估结果(注意只是描述,不需要分析)
完成情况:
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这个作业
不足(Drawbacks)
- 做笔记的工具不高效,影响了我的效率,2017年6月22日上午6:16分结束,我倒7:10出门的时候,都还没有把笔记完全电子化。
- 白天工作比较忙,看到群里小伙伴都交了笔记,心情受到影响,开始比较焦虑。
- 自己之前挖的坑太大,感觉如果按照我设想的最初的标准来完成笔记的话,我根本就没办法保证每次课程完成后都能做完
- 不知道怎么把知识和自我进行关联,但是也没有主动询问或者看别的小伙伴的笔记。
分析原因
不足原因(Faliure Factor)
做笔记的工具不高效,影响了我的效率,2017年6月22日上午6:16分结束,我倒7:10出门的时候,都还没有把笔记完全电子化。
- 原因是惯性,纸质的用顺手了,所以下意识里面就会拿来用。
- 这应该也可以用TMBRT模型来解释,之前需要记笔记的时候(触发点),都会用16格笔记来记录(行为),结果还不错,感觉要点都被Get到了(奖励),强化触发器灵敏度,加强循环,形成一个较小的格局。
- 但是纸质笔记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我没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化的思维,导致我记笔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记完了自己在看的时候,都不知道结构是什么。当然这应该不能完全怪纸质笔记,因为这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是缺乏结构化的思维。
白天工作比较忙,看到群里小伙伴都交了笔记,心情受到影响,开始比较焦虑。
这个bug产生了很多次了。这次一定要深入清楚
- 这个事件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 别人交了,我没交,感觉我的能力不如别人,比别人差
- 那为马云、马化腾比你牛逼很多,你会不会因为你做不了阿里巴巴和腾讯而很焦虑呢?
- 应该不会。
- 那我刚刚的比别人差就会焦虑的逻辑肯定还有一个隐藏的假设?
- 这个假设可能是:”我们都是同时听课,水平差不多的。“
- 但是显然这个假设有问题,同时听课是没错,但是水平差不多这就可能有很大问题了。群里还有很多很厉害的小伙伴,显然我目前的水平和他们不再一个层次上。
- 先不论我的假设是否正确,就目前这个现状来说是不符合我的假设的,那我也就不应该焦虑。
- 突然想到一个点,古典老师的ETA脱困四问中的核心问题是:我最初的目的是什么?老大也一直强调做事情前要澄清目的。
- 我的目的是参与共读活动,获得成长啊,我的关注点应该是在如何才能成长上面,而不是和他人比较。
- 比较会产生两种结果
- ”自认为“比别人好,就会产生傲慢,这个深坑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 ”自认为“比别人差,就会产生焦虑,这个更是会导致巨大的内耗。
- 那这种明显没有任何收益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做?
- 显然是我的底层的某些价值观出了问题。
- 尼玛,我才想到,我这不是在果上拼命努力么?过于关注结果,甚至忘记了我的目的。
自己之前挖的坑太大,感觉如果按照我设想的最初的标准来完成笔记的话,我根本就没办法保证每次课程完成后都能做完
- 经过前面的分析,这里就清楚多了,我其实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自我认知,我的能力圈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大,一时脑热,虚荣型作祟制定了一个我可能完不成的标准。
- 而且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意识,就是我是可以修订我的目标。其实按照四大系统,其实我应该不断的做,不断的修正我的假设。
- 我的初始假设是,我设定的标准就不能修改,显然被打脸了。
- 我不愿意改其实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老大说,完成的人,下次免费参加下次共读活动。说出来才发现,我的格局真是很小,几百块钱还是事啊!
不知道怎么把知识和自我进行关联,但是也没有主动询问或者看别的小伙伴的笔记。
- 我一直有这样的认知,我不能先看小伙伴的笔记,我要自己先思考和理解。
- 这个逻辑是我觉得是没错的,但是应用场景发生了错误。我明显出现了一个知识阻塞点,自己已经搞不定了。
- 但是我内心其实是抗拒的,抗拒的原因应该还是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水平低。
- 其实有什么大不了的,水平确实很低,不承认就不低了么?
- 还是那句话,我的目的是什么?
- 成长啊!成长啊!成长啊!
规律、心得(Key Learnings)
- 一旦产生了情绪,一定要第一时间识别,识别后,直接挑出来看,我的目的是什么?刻意拉高自己的维度,不要陷入具体的问题和细节之中,比如我刚刚遇到的这些坑,如果从目的角度考虑,其实都不是问题:
- 我怎么避免和比人别人比较呢?专注目的,做该干的事情啊!
- 知识阻塞怎么办?不懂就看看小伙伴们怎么做的,再不懂问大神啊,群里那么多大神!
- 自己设置的标准有问题怎么办?被打脸了,那就改啊!
行动(Action)
开始做(Start Doing)
道层面:
从思想上把目的放在第一位,时刻想着目的是什么,任何行动之前跳出来看,自己的行动是不是符合目的。
术层面:
- 引导使用幕布记笔记
- 切断行为:把16个笔记本收起来。
- 引导产生新行为:Macbook休眠之前就把幕布打开,打开笔记页面
- 形成新循环:需要记笔记(触发点)->每一笔记本,用幕布(新行为)->记录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的笔记(奖励),不断强化触发器灵敏度。直到形成新的循环。
- 你得去“要”资源
- 不懂的知识点,自己先谷歌
- 谷歌还不明白的,看看小伙伴怎么做
- 还是不明白的,群里问大神
持续做(Continue Doing)
持续进行反思记录
停止做(Stop Doing)
停止使用16格笔记本
避免自己再陷入低维思考的窘境
新行动的风险防范
从目的角度思考问题,还有一个可能需要防范的问题是完美主义。
应对方法:给自己设置时限,到时限,必须完成,强迫自己先完成主干,再丰富内容。
幕布不方便记录的内容怎么办?比如我要画个信息处理模型,白纸上我只需要十秒钟,但是幕布就没法这么简便。
应对方案:准备好我的空白没有格子的笔记本,需要画图的时候,直接在本子上话,回头再拍照以图片的形式添加到幕布中。
自己要是被表现型人格困住,不好意思提问,怎么办?
应对方法:给自己设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时限,比如1小时(可以用闹钟),如果某个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搜索和查询,还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话,就一定要在群里发问。
以上这些应对方案都感觉还存在不小的问题,暂时没想到更好的方案,如果有小伙伴有好的建议,请一定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