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的设计和讲授(一)
陕西省岐山高级中学 程浩平
一、微型课≠微课
(一)微型课
1、什么是微型课?
关于什么是微型课,有这么一些认识:
教师赛教、晋职时讲授的一种教学容量小的课。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15-2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内容要集中,可以是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
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其具体过程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
微型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检验过程,而由评委老师来判断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微型课的特点
短小精巧
短指备课时间短,讲课时间短。
小指以小容量体现浓缩的大课堂,能小中见大。
巧指巧妙展示教师完整授课过程以及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水平。
精指精选、精简、精炼、精致,具体说就是: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习主题,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活动,精练教学主题、突出思维引导,精致教学亮点、突出专业功底。
(二)微课
关于“微课”,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1、对“微课”的理解。
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与传统的教学网络资源相比,“微课”资源的特点是“短、小、精”。“微课”时长一般为5~10分钟,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的特点。
2、“微课”的意义。
“微课”设计与开发本身就是教研过程,对课前备课、课堂实施、课后反思、教学研究等各环节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资源支持,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让“微课”进课堂,并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联姻,积极实施翻转课堂,使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从而促使教师的教学思想也慢慢发生了转变。
3、“微课”的优势。
与常见的网络相比,“微课”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能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如视觉、听觉、想象等参与学习,具有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的特点;时间上,随时随地可播放,使用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
我们的“微课”由文字、配音、画面共同组成,轻松、随意的画外讲解,不出现教师本人的形象,为教学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减轻了学生压力;阅读简洁的文字代替听解说,有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不论是集体培训还是个人自学,受教者很容易进入到一种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
我认为微课就是与翻转课堂相类似的课,它相当于给学生准备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先学,方便老师提高教学效率,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未完待续)